要区分主次。司法实践表明,虽然承认瑕疵证据的法律效力,有时可能与权利保障观念、正当程序观念和权力制约观念有一定的冲突,但总的来说是利大于弊,并且这种 顾此失彼,是对国家、社会以及自诉人、被害人合法权益的再次侵犯。 三、关于完善我国瑕疵证据法律效力的立法建议 纵观新修正的《刑事诉讼法》第五章(证据)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484.html -
了解详情
的事实进行审案,才能更加充分的保障被告人享有的质证和根据事实进行辩护的权利。因此,证人出庭作证制度势在必行。 二、现行法律关于刑事证人作证的相关规定及存在的问题 权利;有权按照自己所知道的案件情况提供证据的权利;有权要求对自己姓名在侦查起诉阶段予以保密的权利;有权按照自己知道的案件情况,提供证言,不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5832.html -
了解详情
民主的一种自发体现,而非对刑事诉讼规律的一种自觉把握。”[2]现代刑事诉讼基于对犯罪本质的更深刻认识———犯罪行为不仅侵犯被害人个人利益,也是对国家利益、 ,权利是否实现,还需要具备必要条件。所以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虽是提出再审的权利主体,他们有权要求申诉,一但这要求符合法定条件,就应再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678.html -
了解详情
严重程度等;二是实践制约。它对警察的侦查权、检察官的追诉权、法官的自由裁量权进行必要的限制,以保障公民对自身合法权利的知悉权、保有权等等;三是行刑 犯罪化的内容。如对违反交通法规等违反程序的行为由刑罚改为适用秩序罚。第二,在刑事诉讼方面表现为加大了对当事人合法权利的保障。主要表现为:(1)执法机关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728.html -
了解详情
、刑事诉讼中证人的基本特征 在我国刑事诉讼中,证人是指除当事人以外了解案件情况并向司法机关作证的诉讼参与人。①证人是一种独立于被告人、被害人、自诉人、 不少证人由于法制意识淡薄,认为作证是多管闲事,他们不参与也不为过;还有的认为在侦查阶段,已经向公安机关和检查机关作了笔录,没有必要再当庭与被告人质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47780.html -
了解详情
。[12]在这里,作为再审程序申诉主体的当事人,既包括被定罪人,也包括被害人或自诉人。然而,赋予后者申诉启动权,就使我国刑事再审或审判监督程序具有了可能不 条,余叔通、谢朝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35页。 [15]《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14条。 [16]陈光中主编:《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8729.html -
了解详情
标志是,在2000年12月23日专门颁布了《关于加强保障无罪推定和被害人权利的法律》,以增加序言的方式在刑事诉讼法中规定:在其犯罪行为被确立之前,所有犯罪 ,在德国,始终存在一种主流观点,即无罪推定并非是对整个刑事诉讼活动具有制约意义的原则,因为侦查程序及事实认定后之法律适用问题,不受无罪推定的规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6721.html -
了解详情
、刑事诉讼中证人的基本特征 在我国刑事诉讼中,证人是指除当事人以外了解案件情况并向司法机关作证的诉讼参与人。①证人是一种独立于被告人、被害人、自诉人、 不少证人由于法制意识淡薄,认为作证是多管闲事,他们不参与也不为过;还有的认为在侦查阶段,已经向公安机关和检查机关作了笔录,没有必要再当庭与被告人质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441.html -
了解详情
和义务加以明确,尤其在保障证人作证的权利方面,借鉴国外的立法和实践经验,通过一系列配套的措施和制度如证人人身安全和自由的保障,证人的经济补偿等,以解决 工作的一大因素,对刑事诉讼的危害性颇大。具体而言:由于证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不出庭作证,要有效定罪,必然会大量采用庭前尤其是侦查阶段公安机关制作的书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027.html -
了解详情
实施《法律援助条例》,把法律援助规定为政府的责任。1996年刑事诉讼法修改,规定律师在侦查阶段参与刑事诉讼,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帮助,并实行控辩式 的审理奠定了基础。 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1989年5月24日1989/64号决议通过的《保护死刑犯权利的保障措施的执行情况》第1条建议会员国采取步骤执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46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