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制度的设置,否则,大量的刑事简易程序案件将无法得到切实保障。 4、公诉人应当出庭参与诉讼。基于现代刑事审判控审分离原则和法官中立的要求,法官不 控诉职能,而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规定简易程序案件公诉人可以不出庭,且实际上公诉人基本不出庭参加诉讼。法官在审判中宣读起诉书和证据,实际上承担了部分公诉职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847.html -
了解详情
问题。具体而言,在法庭调查阶段,在宣读起诉书后,审判长应当询问被告人是否同意起诉书指控的犯罪事实、是否认罪、是否了解认罪的法律后果。如果被告人对上述问题 ,审判长可以作如下告知:鉴于被告人已经认罪,法庭辩论将围绕量刑问题进行,在公诉人不出庭的案件中,审判长告知被告人可以就检察机关的量刑建议发表意见,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845.html -
了解详情
在证据调查中,所有对证据的提问和请求,均需得到审判长的许可。(3 )公诉人兼公诉与审判监督双重职责,其地位明显优于辩护一方;加之刑诉法对证人不出庭未作 ,有的主张采取审查公诉和法庭审判由不同的审判人员进行的办法,有的则认为应实行起诉书一本主义。对此,尚可进一步研究。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即不论采取何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494.html -
了解详情
阶段开始时,审判人员应当先归纳犯罪事实调查阶段已经查明的有关量刑的事实,公诉人或自诉人、被告人、辩护人、被害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再次提出的,审判人员应当释明, 。有学者将我国的刑事审判方式概括为案卷笔录中心主义{15},与英美法系的起诉书一本主义相比,这种案卷笔录中心主义给法官提供了极大的信息优势。较之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198.html -
了解详情
成立,或者推翻、削弱公诉方的量刑建议。如果说律师的无罪辩护是针对公诉方的起诉书而展开的话,那么,律师的量刑辩护则应针对公诉方提出的量刑建议来进行。 法院变更罪名都是令人难以接受的,因为这种变革罪名的裁判方式经常使法官处于第二公诉人的地位,新的罪名未经被告人、辩护人的有效辩护,也没有经过公开、公正的法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5765.html -
了解详情
重要。在现代性审判中,控审分离已经成为诉讼公理,法官不能代行控诉之责,公诉人也不能推卸责任于法官。如前所述,中国刑诉法目前由于法律规范的缺乏,控方承担 包括实体法事实与程序法事实的证明,且应达到相应的证明标准。一是控方就起诉书指控的犯罪事实的各种犯罪构成要件提供证据进行证明,说服法官相信被告有指控之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908.html -
了解详情
模糊,有待修改。要求被告人应当提出被非法取证的线索和证据属于举证的初步责任。公诉人对合法取证的证明要求达到确实充分,难以实现,建议改为较大证据优势。 在开庭审理前或者庭审中,提出被告人审判前供述是非法取得的,法庭在公诉人宣读起诉书之后,应当先行当庭调查。根据这个规定,非法证据的排除程序形成了相对独立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032.html -
了解详情
推定。刑事诉讼法第132条规定:人民法院对提起公诉的案件进行审查后,对于起诉书中有明确的指控犯罪事实并且附有证据目录、证人名单和主要证据复印件或者照片的 及其他有关诉讼文书进行程序性审查。这就要求参加审判的法官在庭审前不许与公诉人、辩护人就案件的实体性问题进行讨论。为了保证立审分离,刑事诉讼法第191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5514.html -
了解详情
适宜于定期宣判的案件。定期宣判的案件再次开庭时,主要任务是宣判,因而经常发生公诉人、辩护人没有到庭的现象,有些法定代理人也因返回原籍等多种原因而无法到庭,故 设法庭教育阶段。因为此时若进行法庭教育,是不会有作用的。但对那些起诉书指控的事实确实存在或法院作无罪判决是因为证据不足的,审判人员也可视情组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5800.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大多数适用简化审的案件也只是依据刑事诉讼法第150条的规定向法院移送起诉书、证据目录、证人名单、主要证据复印件,不能移送预审卷宗。 [2]这样, 。质证是庭审的关键,刑事诉讼法第47条规定,证人证言必须在法庭上经过公诉人、被害人和被告人、辩护人双方讯问、质证,听取各方的意见并且经过法庭查实以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42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