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涉及的是行为人能否避免上述客观事实的发生、是否应对现实产生的该事实承担责任的问题[52]。虽然客观归责是在因果关系之后进行的规范判断,但既然在因果关系中 引进和介绍尚处于起步阶段,但一些学者支持折中的相当因果关系说。参见陈兴良:《刑法因果关系:从哲学回归刑法学一个学说史的考察》,载《法学》2009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9700.html -
了解详情
二)尚处被告人怀疑的行为不能认定为被害人过错 由于被害人过错是一种对被告人刑事责任评价产生实质影响的酌定量刑情节,这种情节作为证据必须符合证据的基本特征之一, 在判断被害人有无过错或过错大小时,首先需要判断被害人行为与刑事案件发生是否具有因果关系及程度。刑法因果关系理论主要有三种学说:一是条件说。该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9224.html -
了解详情
逃逸的,能成立肇事逃逸或逃逸致死的共犯。 【关键词】交通肇事罪;实行行为;因果关系;肇事逃逸;逃逸致死 【写作年份】2011年 【正文】 一、写作的缘由 近年来 ,钟某对伤亡结果也没有刑法上的过失。检察院之所以以涉嫌交通肇事罪对钟某依法提起公诉,显然是混淆了道交法责任与刑事责任的关系,直接将道交法责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8973.html -
了解详情
时,构成结合犯的既遂,结合犯人负担完全的刑事责任;数个原罪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不具有刑法因果关系时,构成结合犯的未遂,结合犯人负担较 成立学说述评{J}.河北法学,2009(9):7781. {18}马克昌.外国刑法学总论:大陆法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135136. {19}{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6558.html -
了解详情
时,构成结合犯的既遂,结合犯人负担完全的刑事责任;数个原罪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不具有刑法因果关系时,构成结合犯的未遂,结合犯人负担较 成立学说述评[J].河北法学,2009(9):7781. [18]马克昌.外国刑法学总论:大陆法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135136. [19][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5566.html -
了解详情
款第(8)项规定:由于受害人的不法行为或不道德行为引发犯罪的[ 6 ]。 提出被害人承担责任、主张责难被害人遵循的思维过程如下:首先并且是最为基本的,被害人的责难者推 个人只有在自己的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时,才对该危害结果承担刑事责任。这里的因果关系特指刑法上的因果关系而不是泛指哲学上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5369.html -
了解详情
犯性的基础;根据行为支配原理,参与人只有共同支配了犯罪事实才能承担共同正犯的责任。[33]Roxin从犯罪支配论出发,认为后行为人由于不可能对既已发生的犯罪事实 因果性,是行为人承担刑事责任的一般原则,不应让行为人对与自己行为没有因果关系(因果性)的结果承担责任。参见[日]西田典之:《刑法总论》,弘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8761.html -
了解详情
性,是行为人承担刑事责任的一般原则,不应让行为人对与自己行为没有因果关系(因果性)的结果承担责任。参见[日]西田典之:《刑法总论》,弘文 ,《判例タイムズ》第181号,第192页。 [31] 以下参见[日]浅田和茂:《刑法总论》,成文堂2005年版, 第421页以下。 [32] 以下参见[日]山中敬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130.html -
了解详情
预防措施,以免受到犯罪指控。另外,我们也应注意到,在规定无过失刑事责任的国家,其立法、司法模式乃至国情与我国都有颇多不同,在规定无过失责任的同时 的机理等,显然,这难于或甚至无法做到。9鉴于传统刑法因果关系理论难以有效的解决环境犯罪,一些新型因果关系理论正逐步兴起和发展,许多在民事法律中的因果关系认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566.html -
了解详情
预防措施,以免受到犯罪指控。另外,我们也应注意到,在规定无过失刑事责任的国家,其立法、司法模式乃至国情与我国都有颇多不同,在规定无过失责任的同时 的机理等,显然,这难于或甚至无法做到。9鉴于传统刑法因果关系理论难以有效的解决环境犯罪,一些新型因果关系理论正逐步兴起和发展,许多在民事法律中的因果关系认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94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