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试图以此为契机来构筑犯罪论体系的一种理论[5]其重点在于必须把握住刑法分则中被特殊化(具体化)的构成要件[6]。这个特殊的构成要件(tatbestand) 的类型(参见该书第91-116页)来整体把握分则罪状。 [11] 例如《法国刑法总论精义》就与典型的三要件论有所不同。其犯罪论分为两大部分,其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901.html -
了解详情
2007年版,第144页以下;等等。 [2] 参见[日]大场茂马:《刑法总论下卷》,中央大学出版社1917年版,第999、1011、1045页。 [3] ,有斐阁2007年版,第181页以下。 [14] 高铭暄主编:《刑法专论》(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331-332页。 [15] 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4622.html -
了解详情
2007年版,第144页以下;等等。 [2] 参见 [日]大场茂马:《刑法总论下卷》,中央大学出版社1917年版,第999、1011、1045页。 [3 ,有斐阁2007年版,第181页以下。 [14] 高铭暄主编:《刑法专论》(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331-332页。 [15] 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4488.html -
了解详情
。 [44] 本文认为,社会相当性理论无力解决被害人同意的出罪根据问题。一方面,刑法中正当化事由的范围极其广泛,甚至是无边无际的, [45] 试图将各种事由的 三版),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199页。 [55] 周光权:《刑法总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28页。 [56] 陈兴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516.html -
了解详情
只能被翻译为德语中的versprechen而不是einwilligen。另外,承诺尽管是我国对日本刑法学的一个舶来品,但其实也不是日本学界的统治性用法,也一直 三版),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199页。 [55] 周光权:《刑法总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28页。 [56] 陈兴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412.html -
了解详情
、煽动、收买、劝说等等和“挑动”等字眼来看,教唆只能由故意构成。而且刑法之所以处罚教唆犯也正是因为教唆者故意教唆他人犯罪显示出强烈的主观恶性和严重的 》,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831-837页。[25][日]野村稔《刑法总论》,法律出版社2001年第416-420页。[26][德]汉斯。海因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929.html -
了解详情
可罚性等类似的问题,首先要解决我国的共同犯罪立法模式问题。如前所述,我国刑法学界对我国共同犯罪的立法模式问题存在激烈争论,虽然本文认为我国共同犯罪立法模式 ,虽然最后的解释结论可能大相径庭。 【注释】 [1]参见(日)大谷实:《刑法总论》,黎宏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325页。 [2]参见蔡墩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61232.html -
了解详情
视的明确化,[20]那么两者分离以后,自己决定权的价值就难以测量。尤其我国刑法没有规定单纯侵犯自己决定权的强要罪和胁迫罪,那么自己决定权如果与其他 为中心[J].中外法学,2008,(5):708727. [13]周光权.刑法总论(第2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14][日]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2795.html -
了解详情
共同正犯的问题。[38]而明确持后一种立场的学者不在少数,[39]可以说是我国刑法学界的主流观点。然而,各方均缺乏具体论证。 犯罪共同说和行为共同说的对立 ,有斐阁1982年版,第309页。 [43]参见[日]立石二六:《刑法总论》,成文堂2004年版,第293页。 [44]参见前注[29],[日]川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0553.html -
了解详情
以来,这种有关教唆犯的实行独立性说之见解在我国学界格外流行,几为我国绝大多数刑法教科书或论著所采行。[13]然而,这种独立性说的立场及其结论并不能被赞同, 大塚仁书,第270页、第276页。 [21]参见[日]曾根威彦:《刑法总论》,成文堂2008年版,第274页。 [22]同上注。 [23]同前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745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