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的公章,证明力是不够充分的,若申请劳动仲裁,单位否认说没有包工头这个人,那这个证据就是废纸一张。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六条规定,“发生 高收入的劳动者来说就不利了,减少了赔偿费用。 三、注意工伤认定的“时效”问题。 律师提醒:发生工伤事故,劳动者或者其近亲属应当在受伤之日起一年内或被诊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7556.html -
了解详情
仍可上诉,平白增加一道程序,增大歧视受害者维权成本;三是仲裁时效原先仅为60日,直到《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出台后才改为1年,但仍无法与 )。 [62]《吉林省就业促进条例》第53条:实施就业歧视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 [63]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1750.html -
了解详情
加班工资计发基数是指用人单位正常生产经营情况下劳动者本人上月工资扣除加班工资后的工资,但是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这样计算会不会出现这样一个问题, 之日。对于超过申诉时限的仲裁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可不予受理,对由于当事人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超过申请仲裁时效的情况可以除外,但是当事人必须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5799.html -
了解详情
),该草案第455条规定:公民或者法人在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时候,向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关请求保护的诉讼时效期限,公民之间为5年,公民与法人之间为3年, ,法院均应受理。2.法院仅根据争议一方当事人在法院作出判决之前提出的申请适用诉讼时效。争议一方当事人申请适用的诉讼时效期限届满,是法院作出驳回诉讼请求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5401.html -
了解详情
是不同的,我国《劳动法》第82条规定劳动争议仲裁的时效期间为60日,而我国《民法通则》第135条规定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两年。即便当事人选择到法院起诉, 违反竞业禁止条款已经成为侵犯他人权利的手段,该争议已转化为普通的民事纠纷,不再受劳动争议仲裁前置程序的约束,在当事人未申请劳动仲裁即向法院提起诉讼的情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704.html -
了解详情
澳门安排》不仅涵盖了香港《安排》认可和执行民商事判决的范围,而且包括了劳动争议案件和刑事案件中的民事损害赔偿等领域,[54]并对没有给付内容判决的单独 安排》更为严苛,因为仲裁安排允许依执行地法律的时效进行执行,[74]而为认可和执行判决,胜诉方可能必须在6个月内要求对方履行,申请终审判决证明书,准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383.html -
了解详情
退休手续、要求确认工龄等请求,亦均不属于人民法院受理劳动争议案件的范围,不应向法院提出。误区二:法定时效无期限案例:张某于2008年5月入职某物资公司 某于2010年1月至2012年5月期间在某外贸公司工作,于2012年7月申请劳动仲裁,主张工作期间延时及休息日加班费,但未提供任何证据。外贸公司则称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61177.html -
了解详情
的区别 伤认定申请的时效也是一年,伤者及其家属应在受伤害或职业病鉴定后1年之内向劳动部门申请工伤认定。工伤认定、伤残鉴定后,何时提出劳动仲裁申请 。在北京等省市,是可以得到双重赔偿的,因为法律没有相抵触的规定,而且《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劳动争议案件法律适用问题研讨会会议纪要》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66521.html -
了解详情
要求用人单位承担工伤赔偿责任。用人单位答辩称:原告超过诉讼时效;原告起诉主体错误、原被告之间没有形成任何劳动关系;原告按劳动争议诉讼的程序错误,应先确认劳动 影响原告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理由如下: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规定,申请工伤认定对单位而言是“应当”,是一种义务,对职工而言则是“可以”,是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8786.html -
了解详情
的债权,是指基于扶养关系、抚养关系、赡养关系、继承关系产生的给付请求权和劳动报酬、退休金、养老金、抚恤金、安置费、人寿保险、人身伤害赔偿请求权等权利。 第 人民法院执行。 第一百二十九条【合同争议的诉讼时效】因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和技术进出口合同争议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期限为四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317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