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根大:《中国强制执行制度改革理论研究与实践总结》,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77页。 [11]参见赵钢等著:《民事诉讼法》(第二版) ;在保险机构查询被执行人的投保情况;委托公安部门、被执行人所在地人民法院,或者通过协助执行工作网络等查找被执行人下落及相关信息;向可能掌握被执行人财产线索的其他单位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5479.html -
了解详情
之救济途径》,载《中国法学》2009年第5期。 [7]翁晓斌:《民事执行救济制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5页。转引自董少谋: 评论》(2009年卷),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273页。 [19]邵明:《民事诉讼法理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70页。 [20]参见《执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3295.html -
了解详情
搀杂在一起的大杂烩。[29]从这个意义上讲,美国实际上不存在外国判决承认和执行制度。 所以有学者认为,普通法国家在确定为判决承认之目的的管辖权标准的 [34]一般认为,它对于个体之间所涉及诉讼关系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通过比较研究显示,还有其他普通管辖权基础,如原告国籍、[35]被告财产所在地等。因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745.html -
了解详情
法官的司法行为的影响,以及法院、法官对审限制度的回应。正是在这种研究方法的指导下,我们以1991年民事诉讼法修改和2000年最高院关于审限司法解释出台为 ,一方面,在法院硬性的行政化管理体制中,通过自上而下地严格限定、监督审限的执行而使得诉讼效率得到提高;但另一方面,法院的行政化体制又掣制着诉讼效率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6919.html -
了解详情
反诉制度适用上的遇阻所导致的重复执行和无法执行的危险,也是我国民事执行难雪上加霜的因素之一。 二、反诉制度适用遇阻的原因分析 首先是反诉立法的制度性缺位 提起的程序,而且这些理论也一直指导着我国的反诉实践。需要指出的是,理论研究必然意味着不同的学术观点,意味着对同一法律规范的不同诠释,而对我国法律实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4392.html -
了解详情
使用与登记(包括防伪)、进行严格的住址登记等等,都是建立个人信用制度的有效步骤,现代的网络与数据库技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这些工作的 . J. 1841,1873(Fn. 114-16)(1996). [13]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规定》第5条对必需品的范围作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2596.html -
了解详情
去专门研究。通常,案件由立案庭按案件性质(刑事、民事、商事、行政、执行、再审、国家赔偿,有些法院分得更细,甚至一个庭专审某一类型的案件,如婚姻 出版社,2002年9月第1版,第435页。 [7]上海市法官协会编《中国法官助理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版,第39-40页。 [8]王利明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0348.html -
了解详情
多少可行性很有必要打个大问号。 [9]其他还有哪些案件类型可以适用调解前置原则值得认真研究。至少婚姻家庭等涉及身份关系的家事案件是适合实行此原则的对象之一,虽然其 与执行法领域的未确定生效判决附带假执行宣告制度,参见《日本民事诉讼法》第259条、260条及310条,《日本民事执行法》第22条第2款;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817.html -
了解详情
我们充分认识其存在的客观必要性。 (一)二者均具有混合责任的性质 一般的民事主体,无论自然人、法人、还是普通合伙,其责任形式都是单一的。隐 集刊,1997,(3)。 [21]马强。合伙法律制度研究[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 [22]杨泽延。英美两国关于合伙法律地位的理论与实践[J].外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939.html -
了解详情
深刻的改革。伴随着法治观念的普及并被执政党提拔至一种政治高度,以及中外比较法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审判中心主义得以开始确立,而审判方式的改革也由调解型向判决 国家的判决程序(狭义的民事诉讼制度)及其他类似程序,其功能可描述为在观念上形成权利,并且通过这类程序或制度形成了既存权利(在执行制度上体现为执行名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62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