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权利的保护 一事不再理是指终审判决后的案件未经审判监督程序不得再受理并裁判的法律效力,民事判决则用既判力来表述。所谓既判力,是指在 ,第二审人民法院可以依法进行调解。调解末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送达前一方反悔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依照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作出判决或者裁定。对增加赔偿请求通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364.html -
了解详情
的裁定或在执行程序中做出的裁定。[10]我国《民事诉讼法》(2007年修订)明确规定再审的对象包括生效的判决、裁定和调解书,争议仅仅在于检察机关抗诉的 的诉讼标的理论,法院就再审案件做出的判决,并不能单独产生禁止再次发动再审的法律效力。但新一元论决不主张再审启动主体可以无限制地启动再审程序,它认为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264.html -
了解详情
也是学界的基本观点。有学者认为如果调解达成协议法院作成调解书,便具有与判决同等的法律效力。如果调解未达成协议,法院不得强行调解,应进入审判程序或继续审判程序。[59] 》,《河北法学》1987年第3期;方世荣:《论我国行政诉讼不同于民事诉讼的诸项原则》,《中国法学》1987年第3期;柯昌信:《行政审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908.html -
了解详情
效力的具有给付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内容的法律文书,民事制裁决定书,以及刑事附带民事判决、裁定、调解书,由审判庭移送执行机构执行。该规定虽然明确了申请执行 具体操作上存有差异,出现了不少的困惑。 1、执行和解协议的法律效力问题。和解协议是执行中双方当事人就债务履行订立的一种民事合同,对双方当事人都应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722.html -
了解详情
,然而法律赋予了债权人向次债务人请求债务人债权的权利,它所体现的仍然是债权的法律效力。我国学者赵旭东主编的《合同法学》认为:代位权是从属于债权 、债务人的数个债权人其到期债权均未获清偿;2、债务人未能履行生效的判决书、调解书或裁决书;3、债务人向该债权人或全体债权人明确表示无力清偿部分或全部债权。这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405.html -
了解详情
名法官和两名以上民事调停委员组成的调停委员会或由独任法官作为调停委员,以第三人的身份进行劝说,促使当事人之间达成协议以解决纠纷的法律制度。日本的法院 附设调解而在当事人之间达成的调解书,其效力是无须经过法院审查确认的,调解协议经当事人合意即告成立,与诉讼上的和解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力。 三、关于我国建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932.html -
了解详情
民事案件和不动产案件当事人在庭审前解决案件。强制调解适用于被告应诉答辩的民事案件、不动产案件、信托案件等,除家事案件需要当事人同意外,当事人必须参加调解 专业人员,由法院定期进行培训和指导。调解成功的,当事人可以申请法院根据调解协议制作调解书,赋予调解协议法律效力。 3.规定审前和解会议,促使当事人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785.html -
了解详情
受理后,经法院主持调解,双方自愿达成协议,限于当年年底前 付清赔偿款。该调解书生效后,梁某拒不履行义务,2007年元月,韦某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担保人的财产,以至案件执行不得。 四、执行和解效力的建议 1、明确赋予执行和解协议的法律效力。 一般的执行和解协议,不仅只是延长了履行期限,而对履行数额、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505.html -
了解详情
公告张贴、刊登之次日起,经过60日无人领受诉讼文书的,即视为送达,发生送达的法律效力。 二、审判实践中的主要问题 1、直接送达越来越难。客观上,我国 签收在法律上又没有法律效力,造成事实上的送达效率不高。 2、留置送达的条件过于严格。对于留置送达,法律规定了严格的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1475.html -
了解详情
公告张贴、刊登之次日起,经过60日无人领受诉讼文书的,即视为送达,发生送达的法律效力。 二、审判实践中的主要问题 1、直接送达越来越难。客观上,我国 签收在法律上又没有法律效力,造成事实上的送达效率不高。 2、留置送达的条件过于严格。对于留置送达,法律规定了严格的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617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