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件、恐怖活动犯罪案件相提并论,且在实践中难以界定,容易导致侦查权的滥用,应删除重大贿赂犯罪的共同犯罪案件这一限制规定,允许律师自由会见。同时,《修正案(草案 放弃一些诉讼权利,如质证权等,但作为基本权利的律师帮助权应当予以强调;二是有罪判决的结果及刑罚的优惠。简易程序中由于被告人自愿认罪节约了国家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8535.html -
了解详情
的,公务人员能以滥用职权罪与相关犯罪的共犯处理,其他人员只可能评价为相关犯罪的共犯。 (七)丢失枪支不报罪的实行行为是不报告行为,结果是不及时报告所 年第3期,第95页。 [84]徐立、韩光军:关于丢失枪支不报罪客观方面若干问题的认定,载《河北法学》2004年第8期,第106页。 [85]参见张明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8974.html -
了解详情
证事实真相。如法官依其理性和良心认为对案件事实的认定已经达到排除合理怀疑的程度。而我们坚持的内心确信的标准是客观和主观相统一,虽然客观真实标准独立于 双方在有权决定争端裁决结果的法官面前所进行的争斗,法官作为消极的仲裁者不参与调查收取证据活动,因而不负收集调查证据责任。建立在职权调查原则和实体真实原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7408.html -
了解详情
存在违法的问题,国家机关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和幅度内行使自由裁量权很难认定其为违法,由于不当或明显不当行使自由裁量权、甚或是滥用自由裁量权造成损害,很难 原则暴露的问题更多。刑事诉讼法规定了有关公、检、法机关在行使职权过程中应当遵守的一系列标准、原则、条件等等,有的时候要判断某个行为是否违法,可以很容易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7215.html -
了解详情
所以不准许任何人代替当事人发言辩论。 但是诉讼是极为复杂、难以处理之事,须要精确地叙述事理,认定争点,然后提出自己的主张,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得好的;何况 、习惯或人情之常加以解决,结果并不会出乎人们的意料之外,所以也不会认为判决不稳定和不统一。 现在再来看看滥用司法程序的问题。此前已经提到衙役和书吏滥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5617.html -
了解详情
,而是违反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正当性,进而侵犯了法院对执行案款的正常管理活动。因此,应认定为滥用职权罪。 笔者上述的两个理由只能说明犯罪客体是 的法益。犯罪客观方面要件是由一系列客观事实情况组成的类要件,具体包括:行为客观表现、行为对象、行为结果、行为时间和地点等客观事实要素。犯罪主体要件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822.html -
了解详情
刑事立法服务。 关键词:社会演进 刑法修改 德国 刑法的制定源于社会的需要,刑法的修改也是社会政治、经济形势发展推动的结果。因此,适时修改刑法,根据客观需要合理界定 上的梳理;对刑法中某些罪名和罪状的规定,如聚众阻碍解救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罪、滥用职权罪、偷税罪等,还需要进一步修改和完善。毫无疑问,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857.html -
了解详情
人员真实身份等保护措施。 第152条从事技术侦查和秘密侦查的工作人员,违法滥用职权,侵犯公民权利的,应该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公民发现自己被违法监听 、摘抄案卷材料;最高人民检察院、辩护人有权会见被告人。 (4)增加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应当将死刑复核结果的裁定送达最高人民检察院及辩护人。 (5)明确死刑复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765.html -
了解详情
、起诉裁量、公诉莅庭、刑罚执行等任何一环刑事程序,有故意怠忽职责或滥用职权之情事,刑事正义之实现即成泡影。??检察官有全面起诉裁量权、诉因形成 司法活动的可预见性,增加了司法透明度。司法行为的合目的性要求司法行为主体在进行刑事司法活动时始终关注行为结果的合目的性,不能将手段价值与目的价值置换。司法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503.html -
了解详情
当问题十分重要,涉及发挥公民同违法犯罪活动作斗争和限制滥用正当防卫手段侵犯公民合法权益等问题,要保证符合罪刑法定原则的要求,适用我国原刑法第79条规定的制度 承担刑法第115条第2款所规定的刑事责任。也有人强调架设电网的行为人是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但是如果只能以间接故意认定的话,那它和放火、爆炸、决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45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