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以上评价的。不只是在已经确定行为人构成犯罪的情况下如此,在罪与非罪的判断中也是如此。遗憾的是,以司法实践中对于某些数额(违法所得数额、销售数额、 足以严惩罪犯,但仅以绑架罪一罪对行为人的犯罪行为作评价,实际上没有在刑法上给予犯罪行为之无价值应有的否定,对行为人的法律谴责程度无疑大大降低。 (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99.html -
了解详情
的犯罪,就不能说明累犯主观恶性和人身危险性大;某些基于犯罪人认识错误的犯罪,也并不一定说明其主观恶性和人身危险性大。 因此,应当将绝对禁止累犯 因素;评价机构可以与具体事实相对超脱,从而做出理性的判断;调查机构需要的专业技能相对较小,而评价机构需要的专业技能相对较高,两者适度分离有利于假释犯危险性调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34838.html -
了解详情
,检察机关应当在受理后3日内作出是否同意的意见,如不同意的,应向侦查机关说明理由。{18}笔者认为这种做法是错误的。根据新《刑事诉讼法》第94条的 打击报复、自杀、逃跑等等都只是一种可能性的判断。对于这种主观判断,必须建立在一定的客观事实基础上。没有这种社会危险性的客观事实存在,不能认定存在羁押理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0955.html -
了解详情
1)计划执行请求权。当请求权人对计划的履行享有现实的或可期待的利益,而计划管理主体由于错误的判断,变更了原计划的执行这种变更包括中止、修改或终止,并 特别是有关对调控主体或规制主体如何追究责任的规定,往往尚付阙如。④这一方面是由于,与民商法、行政法或刑法相比,经济法好象是与市场经济主体发生实际的、直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3233.html -
了解详情
的某些特点。但是刑法上的行为是由主观意思和客观行为 构成的事实,客观说完全脱离行为人主观意思仅以第三者的角度纯客观地确定着手容易导致客观归罪的错误。例如,甲 认定着手而难以适用了。最后,折衷说试图以在多数场合无法确定的行为人的犯罪计划整体为基础 来判断有无危险从而确定着手,既不切实用,也将着手时点,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8225.html -
了解详情
、看守所和预审部门。要在深入教育、提高认识的基础上,联系本单位的实际,查出存在的问题,就事论理,议后果,论危害,并针对存在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 ,或许大多数的案件并不会因为刑讯逼供而产生错误的判断和裁决,或许我们的社会能在很大程度上容忍某些刑讯逼供的存在,但是我们已经意识到并将逐渐确信,刑讯逼供损害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12.html -
了解详情
尸体检验原则。 从《洗冤集录》中可以发现当时在物证技术上的成就: 1) 一些主要的尸体现象,已经有了较为明确的认识。《洗冤集录》中称:凡死人,项后、背 成果,进一步发展了法医学理论,并纠正了《洗冤集录》中的一些错误。此外,元大德年间还颁布了由国家统一制定的《检尸式》,具体规定了对悬缢、水中、火烧、杀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197.html -
了解详情
拿型、强借型抢劫罪同一般抢劫罪的特征基本一致;但强买强卖型抢劫罪在理论上的认识和实践中的认定都存在一定的难度,因为新刑法在扰乱市场秩序罪中增加规定 对行为人采取手段行为、方式行为和结果行为等各种行为的判定,但要正确判断行为性质,则只能从主客观相一致的认定原理出发,该认定行为人强买强卖行为是为了获取非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445.html -
了解详情
:政府的工作就是通过惩罚与奖赏来促进社会的幸福。与惩罚相关的这部分工作与刑法的联系特别密切。[5]因 此,国家立法者就是要从认识和比较犯罪之恶与惩罚之恶的 诉讼应有之义,否则将导致附带民诉与普通民诉的巨大差别;二是在确定损失赔偿额时,应当严格以法律和事实为判断准绳,该赔多少就判多少,以表明犯罪行 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8705.html -
了解详情
的机构,即政府规制机构进行主动式执法。规制的优势在于,一方面,规制者能以主动灵活的方式对市场主体的错误做出反应并予以纠正,另一方面,由于对规制者进行 和Pierce提出的,他们认为,经济规制是规制者的判断对商业或市场判断的决然取代。他们还在直接规制和法律限制之间作了区分,认为前者主要是规定的,后者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72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