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侵犯公民通信自由罪处理。 (三)虚拟物品的价值认定 虚拟物品的情况比较复杂。判断虚拟物品是否具有经济价值,其标准就是要看是否具有现实价值。虚拟财产, 如果不是采取秘密手段取得他人财产,或者并非属于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而窃取他人虚拟财产,而是破坏他人对其虚拟财产的正常使用,如破坏电磁纪录(无故删除或变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5876.html -
了解详情
如果事前或者事中并不知道其特定用途,则不能构成本项的加重犯。 论抢劫罪的加重犯 抢劫罪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劫取或者迫使 重犯的法定刑来处罚。否则,只要不存在其他加重犯的情节,就只能安普通抢劫罪处罚。至于数额巨大的标准,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审理抢劫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782.html -
了解详情
另特别规定了金融诈骗罪与合同诈骗罪,没有人认为金融诈骗罪与合同诈骗罪不再符合普通诈骗罪的构成要件,相反认为金融诈骗行为与合同诈骗行为,同时触犯了特别法条与普通法条 处使用一般的表述,就表明该意见所提出的区分标准并非适用于所有案件。例如,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抢劫他人财物的人,完全可能具有逞强好胜和填补其精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920.html -
了解详情
明确了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以及恶意透支认定处罚的相关问题,对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作了界定,以区别于善意透支的行为。 规定了对使用 ,并于2009年12月15日上午10时,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上公开发表的。系2009年10月12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475次会议、2009年11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4789.html -
了解详情
《关于通过伪造证据骗取法院民事裁决占有他人财物的行为能否构成诈骗罪的请示》所做的答复。 该答复主要内容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伪造证据骗取法院民事裁判占有 犯罪的法律理论,在阶级社会里各个阶级的利益和意向是互相抵触的,其用以判断某一行为是否犯罪的标准也是大相径庭的。但是,在任何一个阶级社会里,无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223.html -
了解详情
和国债券骗取财产权益,或者在集资、信贷、保险领域内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特定资金数额较大的行为{1}(P27) 。金融诈骗罪具体包括了集资诈骗罪、贷款诈骗罪等八 得要高,这就导致了行为人的行为符合金融诈骗罪的构成要求,达到金融诈骗罪的定罪数额起点,但根据量刑幅度中的数额标准,适用金融诈骗罪量刑,要比适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7103.html -
了解详情
,违反国家规定、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且后果严重的行为;而后罪则表现为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数额较大的虚拟财产。总之,盗窃虚拟财产的 定性为侵犯通信自由罪。 (二)存在的弊端 从上文介绍的司法实践来看,我国目前对如何处理侵犯虚拟财产的行为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司法机关只能根据自身的认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333.html -
了解详情
,但抢劫罪本身仍然是结果犯,应当以财物的取得为既遂标准。如案例:犯罪嫌疑人甲进入乙家中寻找现金未果。正欲搬走乙的电脑时,乙醒。呼抓强盗并上前捉拿 。如盗窃、抢夺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就不能转化为抢劫罪。而事实上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侵犯公私财物这一客体的犯罪并不仅仅限于《刑法》第五章规定侵犯财产罪的范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2139.html -
了解详情
该条的处罚范围扩大了。 再如,有的省市以往将盗窃、抢夺罪的数额较大的标准确定为2000元,后来由于两抢等犯罪发案率高,将盗窃、抢夺罪的数额 研究室2002年9月25日《关于通过伪造证据骗取法院民事裁判占有他人财物的行为如何适用法律问题的答复》指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伪造证据骗取法院民事裁判占有他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6665.html -
了解详情
。(4) 在主观方面出于直接故意。 抢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当场强行劫取公私财物的行为。其构成特征是:(1) 侵犯的直接 抢劫罪与抢夺罪,又有两种观点:一是以是否造成人身伤害后果为标准,飞车抢夺造成人员受伤、死亡后果的,定抢劫罪,否则定抢夺罪;二是以是否具有危害人身安全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76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