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干规定》第14条规定了对六类案件先行调解的制度,即人民法院在开庭审理时应当先行调解。在世界范围内强制性调解日趋增多的背景下,这样的规定可被看作 [M].蔡彦敏,徐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 [13]吴明轩.民事调解、简易及小额诉讼程序[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4。 [14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3102.html -
了解详情
的思考[J].中国法学,1999(4):122. [8]金妧淳.中韩法院的民事调解制度之比较研究[D].北京:中国政法大学,2002. [9]郭玉军,贺琼 .18. [23]以美国司法实践为样本的调查研究表明:当事人很少会自愿地进入调解程序,而一旦进入,大多数当事人都会希望该程序得以继续。在美国,对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645.html -
了解详情
,//www.newshs.com/html/200901/5/20090105112735.htm,最后访问日期2010年8月5日。 [7]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诉讼法调研小组:《民事诉讼程序改革报告》,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3页。 [8]最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607.html -
了解详情
效率。 二、我国民事调解制度的弊端 (一)调解必须在事实清楚、分清是非的基础上进行。《民事诉讼法》第85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根据当事人 审判权分离开来,使得当事人的合意免受审判权的干涉,实现合意自由,从而有利于实现调解结果的公正,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2]另外通过出示证据以及法官对举证责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854.html -
了解详情
效率。 二、我国民事调解制度的弊端 (一)调解必须在事实清楚、分清是非的基础上进行。《民事诉讼法》第85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根据当事人自愿 进行政策、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变更或放弃自己的诉讼请求,使当事人了解调解的好处,讲明义务,划清责任,实事求是提出诉讼请求,促使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1713.html -
了解详情
目标。在具体的运作上,前者由当事人选择适用,属于当事人的诉权范畴,后者由人民法院裁量适用,属于法院审判权的作用领域。构建了人民陪审员制度的二元机制,可望有效克服 其性质的缘故,也要逐步分离,呈众多的单独立法之势。如民事证据法、民事诉讼程序法、民事调解法、非讼程序法等等。这是大势所趋,也是我们在构建中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892.html -
了解详情
,2002年11月1日起适用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确立了人民调解的法律效力。还有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以和 ;上海浦东新区个体劳动者协会、私营企业协会经司法行政部门批准,成立了第一个行业性调解委员会,有效地调处了行业内的一些重大纠纷,而且举办各种类型的法律培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7617.html -
了解详情
调解人的角度进行界定的,从法院本身进行界定则称为邀请调解。我国《民事诉讼法》第87条规定:人民法院进行调解,可以邀请有关单位和个人协助。被邀请的单位和 高威信,民间纠纷的当事人对他们也比较信任。如果邀请村委会和村委会及其负责人协助调解民间纠纷往往能够促进纠纷的化解。如本院南江法庭在2009年3月审理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7589.html -
了解详情
制裁民事违法行为,维护社会主义法制和经济秩序。因此,法院在民事诉讼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依法组织和指挥诉讼的进行,从而使案件得到正确、合法、及时地处理。然而 过后再送达调解书,但这一问题也要区分对待,如果是属于人民法院可以不制作调解书的案件应当除外。 调解协议的内容符合实体法的规定是指:1、法律对权利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352.html -
了解详情
的能力,探索民事诉讼程序的简化形式,从而节约诉讼资源成本、提高司法效率,已成为各级人民法院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立案调解作为人民法院调解的重要手段和 、促进社会和谐的特点。而作为缓解审判压力、化解社会矛盾的创新举措,立案调解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司法保障方面,具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意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12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