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行为人刑事责任的调节作用呢? 主观责任是考虑危害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及其程度时必须加以考虑的内容,行为人主观责任与客观危害结合起来决定了行为之社会危害性的存在与 在量刑中的关系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结果无价值论和行为无价值论给予了完全相反的答案。 结果无价值论在行为对法益造成的客观危害或危险中寻找违法性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589.html -
了解详情
后者的行为仅是一般违法行为。由于两者都是具有一定程度的社会危害性的相似行为,统治阶级需要对这些危害行为进行规制和调整,但是又不能对全部实施此类行为的 对行为人之责任年龄不做明确规定,则对于相似行为的性质不能通过法律予以认定,所谓的一般违法性与刑事违法性的区别也无从谈起。当然,根据司法实践,刑法不做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051.html -
了解详情
,就意味着该行为没有违法性。于是,对行为人进行反击就不能成立正当防卫。这显然是不合适的。 (五)印象理论 除上述学说外,在区分未遂犯与不可罚行为问题上, 意义上具有社会危害性的犯罪行为,即迷信犯实际上缺乏犯罪构成所必需的客观方面的行为要件,缺乏犯罪行为。所以可以说,迷信犯之所以不为罪、不追究刑事责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914.html -
了解详情
学者认为,当对合性犯罪构成必要共同犯罪时,如果不适用总则的规定,也就违背了总则与分则之间辩证关系的原理。而且在对合性共同犯罪中,不仅在罪名同一的情况 理论上的通说,犯罪具有三个典型特征:一定的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惩罚性。[17]因此,不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不是犯罪。而且我国刑法第13条规定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385.html -
了解详情
存在于其中的。事实上,将既遂条件纳入构成要件的范围,摆正了既遂条件与构成要件的关系,并不会导致构成要件的混乱;恰恰相反,将既遂条件排除在构成要件的范围 这样的轻罪中,如果行为尚未对构成要件所欲保护的法益造成现实侵害,其社会危害性就难说已达到成立犯罪既遂所要求的程度;在这种情况下,即使认为犯罪能够成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690.html -
了解详情
市场的混乱,甚至影响了其他金融市场的秩序,有时还可能加剧社会矛盾,造成社会的动荡不安。如果不对这些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进行惩罚,不用刑法条文将这些行为规定 没有违反证券、期货法律法规,也就不存在有证券、期货犯罪。换言之,证券、期货犯罪的行政违法性是其刑事违法性的前提。只有违反了证券、期货法律法规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0133.html -
了解详情
性质不再具有合法性,而成为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正当防卫是否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并造成重大损害,是区别防卫的合法与非法、正当与过当的一个标志。 二、正当防卫的 的前提条件。 (二)不法侵害应具有违法性 刑法涉及不法侵害一词,其含义并不只限指触犯了刑事法律而应受刑罚处罚的犯罪行为,同时也应当包括于犯罪手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5853.html -
了解详情
的形成是人们对社会上现存价值理念经过选择在对付犯罪过程中的应用。这种目的一经确立,就要在整个刑事法体系运作过程中加以体现。对于刑法与刑事政策的关系,我国台湾学者林 罚性之附带必要之要素。虽客观上并不存在此等可罚性之条件,但行为人之具有违法性与责任之构成要件该当行为,本来即属应于刑罚之可罚行为。易言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391.html -
了解详情
般的拖欠劳动者工资行为不触及刑法,而恶意欠薪引发的社会问题的广泛性和严重性使它具有极其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行为违法性和应受刑罚处罚性,而当前其他法律制裁 最直接方法。国家正是通过犯罪行为法定化,即通过刑事立法将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确定为犯罪,从而控制犯罪和调整刑事法律关系。同时刑法也是其他部门法律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978.html -
了解详情
暴力性的手段行为性交。因此对婚内强奸的社会危害性的评价基础是暴力性的手段行为,必须排除目的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婚内强奸的这个特点与普通强奸罪有重大的差别, 婚内强奸中只有手段行为存有危害性。既然在婚内强奸中排除了性行为本身的社会危害性,那么就只能在手段行为即暴力性因素中寻找刑事处罚的根据,而绝不能在性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55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