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的主要客体应该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 二、关于抢劫罪中暴力行为的牵连犯罪的问题 抢劫罪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在非法占有公私财物时,当场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 抢劫罪论处就是一个先决条件,既然定性为抢劫罪,那么,依照《刑法》第17条的规定,相对刑事责任年龄的人对抢劫罪应承担刑事责任,那也同时就应对转化刑抢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594.html -
了解详情
。这类持有对象主要见于一些国家或地区关于公务员犯罪方面的规定。他们设有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如果拥有与申报财产不符的财产,则以非法财产论,从而构成持有非法财产 一种状态。 ○15纵观以上各种观点,结合我国新刑法中有关持有型犯罪的具体规定,我们认为,首先,持有不能等同于占有,也与所有有别;其次,持有表现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216.html -
了解详情
且以非法占有为主要目的,而且后者是抢劫罪犯罪构成中主观要件的重要内容之一,行为人对这一目的的实现抱有直接追求的态度。寻衅滋事罪是刑法规定的妨害 一)》P192. ⑨参见1995年5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的规定。 ⑩详见法律出版社,赵秉志主编《当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445.html -
了解详情
员外,还可以由受国有单位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构成。(2)主观目的不同,本罪以使用公款为目的,贪污罪以非法占有公共财物为目的。(3)客观方面的行为方式 便用的从重处罚。挪用公款潜逃的,依照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挪用公款索取、收取贿赂或进行非法活动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015.html -
了解详情
给山东省人民检察院研究室《关于通过伪造证据骗取法院民事裁判占有他人财物的行为如何适用法律问题的答复》(以下简称《答复》)中曾指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伪造 罪追究刑事责任;如果行为人有指使他人作伪证行为,构成犯罪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三百零七条第一款的规定,以妨害作证罪追究刑事责任。” 2006年4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899.html -
了解详情
给山东省人民检察院研究室《关于通过伪造证据骗取法院民事裁判占有他人财物的行为如何适用法律问题的答复》(以下简称《答复》)中曾指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伪造 罪追究刑事责任;如果行为人有指使他人作伪证行为,构成犯罪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三百零七条第一款的规定,以妨害作证罪追究刑事责任。” 2006年4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898.html -
了解详情
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贪污犯罪作了较大的修改,进一步拓宽了公共财产即贪污罪对象的范围。虽然如此,司法实践中关于贪污罪的对象仍不时出现种种特殊性,并引起定性上的 有时犹有过之而无不及。第二,刑法既然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是贪污罪,且并未有其中无形财物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309.html -
了解详情
是渎职犯罪中最典型的两种行为。 两种行为的构成要件 , 除客观方面不一样以外 , 其他均相同 .⑥但是 , 从刑法第九章关于渎职罪的规定体例看 认定 共同犯罪几个问题的解释》的规定 , 以贪污罪定罪处罚。 第二, 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国家工作人员 , 明知他人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 利用银行或者其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969.html -
了解详情
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一探讨。 (一)刑法中关于对公共财产的规定 我国97刑法第91条规定:本法所称的公共财产,是指下列财产:(1)国有财产 国有成份的混合体经济财产。只要国家工作人员利用了职务上的便利,采取侵吞、窃取、骗取的手段非法占有含有公有资产的混合体经济就应全额认定为公共财产。 (五)从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313.html -
了解详情
诈骗犯罪的惩处。现就审理贷款诈骗案件中适用法律遇到的问题作些粗浅的探讨。 一、关于非法占有目的的认定问题 行为人是否有非法占有目的,是区分贷款诈骗罪与非罪 不应计人犯罪数额。 四、关于经济损失的赔偿问题 按照《刑法》和《刑诉法》的规定,由于犯罪行为而使被害人遭受物质损失的,被害人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60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