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法学》2011年第8期 【摘要】司法实践中对量刑均衡的静态理解与机械执行,不但会产生新的不均衡和不公正,而且背离量刑规范化改革的初衷。 上述谈及的均衡量刑方法意在阐释量刑过程应该如何操作以及为何如此操作,主要目的是为了改变在司法实践中所出现的机械执行《意见》的做法。 两相对照,报应刑需要考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2608.html -
了解详情
审判的整个过程,在这过程中所体现的是法官独立审判的司法理念。 法官的思维是法理学中抽象的法律思维在司法实践中的具体应用。所以,法官思维是以公平 但是相对而言,程序对于法官活动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因为法律程序是保障司法公正、公平的重要制度条件,法官的审判离开法律程序,当事人的法律实体权利也不可能得以实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772.html -
了解详情
实现司法公正。具体而言,可在以下方面就再审程序进行完善。 1.更换审判监督程序的名称。审判监督程序的名称,所强调的无疑是职权主义色彩,司法实践中, 公正的价值,并促使原审人民法院及其法官,在作出生效裁判前,充分注重程序公正的法律要求,使生效裁判尽可能在程序方面体现司法公正。其次,从实体方面可以主张再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751.html -
了解详情
是什么意思呢?兹取譬喻以明之。例如我论道某人,说:我认识他,他是我相识的一个人。这个意思便是说:我能告诉你他 现象被巴特莱特(Bartlett)称为想象的再创造(imaginative reconstruction),在司法实践中,证人证言受提问者措辞的影响很大,而且发生的指认错误十分常见: 目击证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500.html -
了解详情
认为,民事审判不同于刑事审判和行政审判,民事审判体现的本质精神是私法精神,按照公权力不应介入私人事务的精神,对民事诉讼不应监督。我不完全赞同这样 义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实现司法公正的要求,是审判活动良性、有序进行的外在必要条件。在实践中,民事审判的检察监督也已经发生了巨大的作用。从1991年到1999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422.html -
了解详情
统一于整个民事诉讼过程。虽然我国法律未能直面法官的自由裁量权,但它在司法实践中的客观存在催生了《民事证据规定》的出台。《民事证据规定》首次以最务实的 谨守职业道德,独立、智慧地作出判断,并公开接受必要与合理的监督。唯有如此,司法公正与效率的时代主题才能真正得以实现。 综上,我们认为有必要提出司法能动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9550.html -
了解详情
简便、如何决定以及能否救济等问题,直接制约或者体现着司法回避制度的公正性。现行司法回避制度规定的启动方式是自行回避和申请回避;申请程序启动后,被申请人员一般应暂停 停留在规范层面,其在司法实践中折射出的公正光芒才是其魅力所在。遗憾的是,《规定》中并没有对这些应该回避的人员作出如何回避的规定,这种只强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9549.html -
了解详情
印证正是这样一种经验理性。一方面,它是在长期的司法实践中通过司法人员反复体会总结出来的方法和规则;另一方面,它要求司法人员面对证据材料不是从先验的 的法定证据制度是以效率为首要价值的,但在这样一种证据制度中也包含着一些多少体现公正价值的规则。英国证据学家JuliusStone概括了法定证据制度七项基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9544.html -
了解详情
支高素质的职业法律家队伍正是实现司法公正、提高司法效率和保证司法独立的关键所在。在司法实践上,由于经济利益的多元化、部门化和地方化,由于行政部门和社会其他部门 职业教育与素质教育任务时,其教育体系也要强调一元化,即在整个教育系统中体现职业与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不能以职业教育代替素质教育。法学教育目标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6412.html -
了解详情
三方面的问题。其一,法官为什么会面临一个如此两难的局面,这背后究竟有何种深层次的原因;其二,法官在司法实践中如何应对这一困境,给我们什么启示;其三 公正司法、一心为民的指导方针,实现司法公正,方便群众诉讼,尊重和保障人权;坚持科学发展观,遵循司法客观规律,体现审判工作的公开性、独立性、中立性、程序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526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