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修改劳动争议案件的受理程序,参照普通民事案件的仲裁程序,将先裁后审改为或裁或审。 (四)仲裁时效制度与诉讼时效制度相冲突且极不合理 根据劳动法 劳动者作为弱者的权利,简化程序,但实际却造成了比一般的民事纠纷更多的程序,更长的期限,往往劳动者经不起马拉松的审判方式折腾,精疲力尽后不得不放弃救济,有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159.html -
了解详情
规范贷款档案管理、催收工作,保全诉讼时效;要指定专人负责跟踪抵押物及质押物,发现抵押物或质押物因市场变化、自然损耗或因时间推移贷款本息增大等原因造成抵押物 一项基本原则,并被学者尊奉为“帝王条款”。但“徒法不足以自行”,当前必须转变观念,在经济交往中以一个诚实守信的民事主体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充分尊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723.html -
了解详情
7)时效上的不同。侵权责任与契约责任的诉讼时效在各国法律上均有不同的规定。如在日本民法中,契约损害赔偿请求时效为10年;而侵权行为的损害赔偿请求时效为 即不具过失之证据被提出前,有减轻赔偿权利人举证责任之功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4条第8项明确指出,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287.html -
了解详情
财产请求权及利害关系人因死亡宣告之撤销而得享受之财产返还请求权,应适用普通诉讼时效的规定。「关键词」宣告失踪宣告死亡自然人离开其住所或者居所,下落不明而难 的事实依据,是失踪人长期下落不明。为判定失踪人是否真正下落不明,是否真正极大可能已经死亡,法律不仅规定了较长的失踪期限,而且设置了包括由法院发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767.html -
了解详情
,才会如愿以偿。如此,魏振瀛老师恰恰在否定他关于返还原物为民事责任的观点。 第三,诉讼时效的对象基本上是债的请求权,而非物权,把停止侵害、排除 、排除妨碍请求权、消除危险请求权适用诉讼时效,在人格权遭受侵害或者受到现实的极可能发生的威胁的情况下,显然不合伦理。例如,怎么能因时间的经过,就任凭行为人侵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873.html -
了解详情
以第二种方式计算,很有可能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债务人处分财产后,经过了很长时间[xxii],债权人才以债务人处分财产的行为侵害了债权为由请求撤销,将财产恢复原状 的‘1年’期限是特殊的诉讼时效,参见曹守晔等:“《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的理解与适用”,载于《民事经济司法解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894.html -
了解详情
国内外经验教训基础上制定的,起点较高,具有先进性,因而尽管我国开展行政诉讼的研究时间并不长,最多有十几年的时光,但以这方面的研究却是硕果累累。三、行政诉讼法 如提起诉讼需交费,而请求赔偿则无此义务;诉讼时效为三个月,而请求赔偿则为两年;如果当事人放弃了在诉讼中提起赔偿请求权的机会,那么仍可在之后单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302.html -
了解详情
因为大多数情况下,腐败犯罪嫌疑人都会卷款外逃,规定较长时效或不受时效限制,显然将使缔约国有更充分的准备时间启动诉讼程序或提出引渡请求。在举证责任的规则方面,公约 国直接到被请求国通过民事诉讼或刑事诉讼追回资产,这是请求国自行追回的主动的机制;返还机制即第57条(但须以第54、55条为基础),则是请求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671.html -
了解详情
有时并非妥当,因此法律往往对占有保护请求权的行使设定较短的期限,如我国台湾民法规定为1年,此期限性质上为除斥期间[4],不适用中止、中断和延长的规定。而且 是否应当适用民法的普通诉讼时效即2年的规定呢?对于以上问题,我们应当认真思考。占有保护请求权的形式贵在神速、迅捷,同时如在较长时间内不行使,他人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70904.html -
了解详情
。 (2)如劳动者主张以此后双方仲裁或诉讼阶段的某个时间为解除时间点,则理解为:用人单位作出解除之日为违法解除,劳动者主张劳动关系存续,双方劳动 违法做出解除通知之日起至劳动者提出解除后一时点期间工资。 15、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到期后,用人单位发出终止劳动合同通知,劳动者主张用人单位支付违法终止劳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3294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