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当事人同样需要法院给予协助。民事诉讼的理想状态是双方当事人能够真正地平等行使诉讼权利,在武器对等的情况下进行对抗,而要实现这一理想状态,法院对在 提出申请;而在再审程序中申请调查取证,应当在法院决定再审后及时向负责再审的法院提出申请。注释:[1]超职权主义是指比职权主义更加职权主义,我国理论界一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626.html -
了解详情
的政策和理念,许多国家的民事诉讼采取纯粹的当事人主义诉讼价值观和当事人处分原则。在这种大背景下,检察机关干预民事诉讼的范围非常有限,作用微乎其微。自 配置缺乏连续性,且弱化趋势明显。究其原因在于,不同历史时期对国家干预原则的不同需求。建国之初,我国处于社会主义改造和有计划大规模经济建设时期,国家干预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617.html -
了解详情
辩论原则的限制。这种理解以为,民事诉讼的对象是私法上的权利,诉讼就应当尊重当事人的意志,由当事人自由处分实体权利和诉讼权利,自主地、适当地解决涉及私权 还有其他证据,如证人证言、书证、视听资料等等证据方法,但法院没有提示时,当事人有可能会疏于举证,而法院就可能以事实真伪不明而直接适用证明责任(举证责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326.html -
了解详情
消极被动的基本定位上有所调整,为实现真实和还原真实有所作为。显然这种调整与法院本身的地位存在着紧张关系,由于法院被定位于中立、消极和被动,任何积极、主动都可能 不得发问。但判明这一点往往是很困难的,因为在释明其正确表达时,可能已经为当事人提供了法律意见。在德国民事诉讼的实践中,如果法院在没有通过释明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323.html -
了解详情
可见,我国民事诉讼的两审终审制不区分事实审和法律审,二审法院对上诉请求的有关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全面审查。其程序的价值,首先定位于竭尽全力保护当事人 与现代化,1999,(1):40. 注释: [1]参见尹勃,张雪萍.论民事上诉中禁止不利益变更原则[J].河北法学,2006,(2):135-137.许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309.html -
了解详情
的目的之框架内。 因此,民事诉讼目的可从两个方面来理解:(1)对当事人而言,保护民事权益、解决民事纠纷是其运用民事诉讼的直接目的;(2)对国家而言,国家具有 ,东京,有斐阁,1981;中野贞一郎、松浦馨、铃木正裕:《民事诉讼法讲义》,东京,有斐阁,1986。41-42,21-22 [10] 江伟、邵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1610.html -
了解详情
的性质或属性,而其正当化在于界说运用何种方法和程序使民事诉讼的开始、过程和结果能被当事人、社会上一般人承认、接受和信任。 满足或符合正当性 的司法行为请求说。此说主张,诉权是公民请求国家司法机关依照实体法和诉讼法进行审判的权利,现代法治国家原理要求宪法保障任何人均可向法院请求司法保护。[8]受德国司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1608.html -
了解详情
合法,所有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尊重其法律效力。即使有人对行政行为的合法性提出质疑,也必须依据我国法律规定,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行政复议 权益。具体行政行为是行为人行使某项民事权利的依据,在民事诉讼的过程中,当事人为了证明请求司法保护的民事权益的合法性,必然要提供具体行政行为加以证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9019.html -
了解详情
为基础进行裁断,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辩论主义原则。辩论主义也成为当前大陆法系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之一,决定了法院与当事人之间在收集证据材料、认定事实 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收集、调取证据或者申请人民法院通知证人出庭作证。律师自行调查取证的,凭律师执业证书和律师事务所证明,可以向有关单位或者个人调查与承办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8964.html -
了解详情
应对赔偿总额人民币107678元承担连带责任。[5]这种做法判决先到案者承担一定份额的赔偿责任,并对赔偿总额承担连带责任。这样预留一部分份额给未到案者 的人,有权要求其他负有连带义务的人偿付他应当承担的份额。 [11]肖建华著:《民事诉讼当事人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版,123页。 [12]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868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