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案件审理过程中,上下级法院通常有分工上的区别。在英美国家,第一审法院被称为审理法院,第二审法院则名为上诉法院(appellate eourtor eourt of appeal)。这样 的探讨,参见杨永波、张悦:《建立一审终审与三审终审相结合的审级制度》,载《法律适用》2003年第6期;齐树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570.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权利,被告不提交答辩状的,不影响法院的审理(第一百一十三条第二款)。所以,在中国民事诉讼中审前不提交答辩状,到开庭审理时再 作为一个能提供快捷和减少对抗的纠纷解决机制,值得我国民事司法改革借鉴。在审前程序充分利用多种替代性解决纠纷方式,乃ADR题中之义。 Alternative Dispute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2981.html -
了解详情
裁定,再审的原因是原判决、裁定确有错误。其判决、裁定不论是第一审人民法院还是第二审人民法院作出的,都是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并且确有 或者指令下级人民法院进行再审。这是人民法院提起再审的法定组织和人员。除此之外,任何法院和其他审判人员都无权提起再审。 2)再审必须是针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771.html -
了解详情
、第五章「文书」、第十章「被告之羁押」、第十二章「证据」、第二编「第一审」第一章「公诉」第一节「侦查」、第三节「审判」、第二章「自诉」、第 上诉人涉案情节无隐且不移,嗣遭判罪确定并执行,假释返台,在我国本件第一审法院审理中到庭作证、诘问翻供,原判决援引刑事诉讼法第159条之2之法理,认为陈○○先前在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049.html -
了解详情
和实践上的一些问题又制约着我国民事诉讼审前程序的重构进程。 第一、审前程序立法滞后,各地法院在法律层面上对审前程序还未有尚方宝剑可供借鉴,导致审前 ; 5、审前案件移送程序等。 为什么要将督促程序划归到审前程序里面? 因为现行民诉法第二编审判程序里包括的督促程序,我们从字面上理解,人民法院是凭申请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8673.html -
了解详情
执行〈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96至301条规定,申诉人可以向原审法院、也可以向上级人民法院申诉。这种申诉审查多重管辖的做法确实可以方便当事人申诉权 的关系。依照刑事诉讼法的现行规定,如果原来是第一审案件,应当依照第一审程序进行审理;如果原来是第二审案件,或者是上级法院提审的案件,应当依照第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8280.html -
了解详情
,裁定。再审的原因是原判决裁定确有错误。其判决,裁定不论是第一审人民法院还是第二审人民法院作出的,都是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并且确有错误 救济的诉讼权利的体现,再审程序几乎普遍是由当事人的再审之诉直接引发 。无论法院是采取实质审查还是形式审查。只要当事人提出再审的请求既意味着再审程序的启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492.html -
了解详情
,并未对其具体含义作出界定,例如,1996年《刑事诉讼法》第189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不服第一审判决的上诉、抗诉案件,经过审理后,应当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二) ,拉伦茨认为是法律问题,在判断某行为是否有过失时,司法裁判任其为法律审法院可得审查之法律问题,反之,就其系轻过失或者正大过失,则认其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911.html -
了解详情
一致选择不开庭审理的,法院可以同意采用不开庭审理的方式。当事人的这一程序选择权,既可以针对第一审案件,[23]也可以针对第二审案件。 5.允许 设置相应的专门性纠纷解决机构,不仅有利于扩大当事人的程序选择权,而且也有助于缓解法院的压力,使纠纷得到迅速解决。 【作者简介】 李浩,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458.html -
了解详情
,B的不动产被查封,B得知生效判决存在而提起再审之诉。该案的第一审和第二审的裁判所都认为,共同居住人的受领产生补充送迭的效力,因为 ,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480481页。 [22]在日本,尽管其民事诉讼法并没有规定法院违反法律规定剥夺辩论权利作为再审的法定事由,但近年来,出现了重视当事人的程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02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