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对认定不同的行为是否构成商业诽谤行为及其责任具有重要意义。对商誉进行商业诽谤,一般是与商誉主体形成竞争关系的经营者才可以作为行为主体,非经营者在 诋毁,造成受害人的经营的损害,构成这种侵权行为。 四、对商业诽谤行为的民事法律制裁 (一)各国对商业诽谤予以制裁的立法比较 商业诽谤行为历来是各国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728.html -
了解详情
德国民法上也使用了“财产”的概念(德Vermogen)(如《德国民法典》第310条及其以下、第419条、第1085条等),但是既没有对“财产”作一个明确的定义 将财产放在与一定目的下的物资相结合或是放在具体的民事法律关系中来考察的,唯有如此财产才真正具有法律意义,也就是说,自在之物是无法界定为财产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304.html -
了解详情
古代“说经解律,引礼入法”,礼作为伦理道德和社会规范的总和,是调整民事法律关系的特殊形式的法;农业社会中的家族法,无疑是稳定财产与人身关系的基本 月第一版,「引言」六。 [48] 杨立新:《中国两次民律草案的编修及其历史意义》——〖大清民律草案民国民法典草案〗点校说明,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5月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000.html -
了解详情
古代“说经解律,引礼入法”,礼作为伦理道德和社会规范的总和,是调整民事法律关系的特殊形式的法;农业社会中的家族法,无疑是稳定财产与人身关系的基本 月第一版,「引言」六。 [48] 杨立新:《中国两次民律草案的编修及其历史意义》——〖大清民律草案民国民法典草案〗点校说明,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5月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729.html -
了解详情
的定位 民事习惯调查,是特指为了修纂民法典,针对可能成为民事法律关系的民事关系,和可能成为民事法律规范的民事惯例或解决方式等内容,组织的在民族国家范围内的大规模 习惯调查有过详细介绍,详见胡旭晟:“20世纪前期中国之民商事习惯调查及其意义”。载《民事习惯调查报告录》,胡旭晟、夏新华、李交发点校,中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024.html -
了解详情
以求引起重视,达到完善我国民事主体资格理论的目的。 一、 我国现有民事主体资格基本理论问题、主要观点及其质疑 民事主体资格也可以称为民事主体能力。其具体的法律含义 概念有什么理论和实际意义的区别。其三,民事主体的地位平等,是法律上需要建立的一种法律观念,这种观念的确立,反映在民事法律关系中,即是民法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915.html -
了解详情
,笔者认为,人格权是宪法权利的判断,不能推导出人格权不是民事权利的结论。界定民事权利的范围离不开对于主体和民事法律关系属性的分析。民事权利的主体是民事 没有从正面确认各种具体的人格权,但是,其总则编的第12条规定了姓名权及其请求权[7].另一方面,《德国民法典》在侵权损害赔偿之债的有关规定中具体规定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802.html -
了解详情
不具有法律行为能力人的意思表示则不能发生预期的法律后果。而事实行为的基本规则着眼于对法律关系成立有意义的事实要素的描述,通常包括:主观心理状态、行为的 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消灭的行为,二者的区别在于引起民事法律关系的方式不同。民事事实行为是和民事法律行为相对而言的一种行为,是指由于行为人的客观行为,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949.html -
了解详情
“两证”的主体之间不是平等主体的民事法律关系,而是行政法律关系;第四,该项权力行使的主体是法律和行政法规授权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我国每年毕业的 ,往往以是否由国家机关行使为标准。不过,鉴于从法理角度看,“权力”属于更广泛意义上的“权利”范畴,鉴于本文探讨的主题是如何判断某种权利的属性,所以,本文根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846.html -
了解详情
享有人单面角度而作的说明。将其置于民事法律关系之中,我们在交互关系的意义上可以发现这些权利是需要相应的民事义务来对应的,也就是说,作为另一方民事 规定行政相对人相应的程序权利和行政主体的特殊程序义务。 4.它有利于促使行政主体及其公务人员在行政活动中牢固树立行政相对人权利意识,牢固树立自己的特殊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38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