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诉阶段的相对封闭性,决定了立法确立的刑事诉讼公开主要是指审判阶段的公开。但是行动中的法并不总是因循守旧,文本中的法总会被不断突破。[1](P39)审判公开 摆脱的案外因素。刑事诉讼程序的完结是以案件判决生效并交付执行为标志的。在法官还没有做出判决,正在对案件材料进行梳理的过程中甚至还根本没有接触案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3105.html -
了解详情
侦查措施监督,有专门性、强制性和法定性三个显著特点。 我国现行刑事诉讼程序中,检察机关工作的环节是介于侦查和审判中间[3]的过渡性环节,是承接整个刑事 对证据合法性提出异议时;法庭应当根据提出异议的阶段,在公诉人宣读公诉书后或者在法庭辩论前进行调查;为调查证据的合法性,可以通过向法庭提供讯问笔录、原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515.html -
了解详情
候审或监视居住措施,在必要时有权进行决定逮捕,无需经其它机关批准。如:公诉案件中未被逮捕的被告人,法院在审理过程发现其罪该逮捕而有逮捕必要的,以及 的独立权威,难以对行政权进行有效制约。正因为如此,在我国刑事诉讼程序中缺乏法院对侦查权进行司法审查的机制,因为侦查权在传统上被视为行政权,侦查机关也就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737.html -
了解详情
之一。1994年9月10日通过的《世界刑法学协会第十五届代表大会关于刑事诉讼法中的人权问题的决议》第3条宣称:在预审阶段,无罪推定要求在与一切强制 的刑事程序加以追诉;而对轻微的刑事案件则适用简化了的诉讼程序,即简易程序加以处理。对此,世界刑法学协会第十五届代表大会《关于刑事诉讼法中的人权问题的决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419.html -
了解详情
》的参加国,该公约第15条规定:每一缔约国应确保在任何诉讼程序中,不得援引任何业经确定系以酷刑取得的口供为依据,但这类口供可用作被控施用酷刑者有 。此处对该概念界定为本文第一部分的论述。 [14]由检察机关的反贪部门执行侦查的自侦案件中,因为反贪局实际上承担了刑事诉讼中的侦查职责。笔者认为,此类案件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875.html -
了解详情
一刻起,一切都围绕着准确追究犯罪、实现公正来进行。刑事诉讼程序应当被调整为朝着这样的目标:查明案件的真实情况,尽可能及时地判决犯罪人有罪,并且把任何阻碍 每一阶段都被考虑和尊重。从刑事诉讼的一开始,就要注意如何对待被害人和证人,因为他们在这个阶段就会形成对刑事司法体制的整体看法,会决定他们以后是否愿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364.html -
了解详情
结论的信任感,而且有助于弥补辩护方调查取证能力的不足,从而实现控辩双方在刑事鉴定程序中权利(力)和地位的对等。因此,强化控辩双方对鉴定活动的参与权 相互交换、知悉所涉案件的证据及相关信息的制度。就刑事公诉案件而言,证据展示应当是指在人民法院对案件开庭审理之前,公诉人、被害人的诉讼代理人与犯罪嫌疑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894.html -
了解详情
中的传闻证据规则,确保证人、鉴定人出庭作证,使得法院不再将公诉方的案卷笔录作为制作裁判的直接依据,这是我国未来刑事诉讼立法的主要出路。但是,在我国刑事审判 斯曼编:《经济学的哲学》,丁建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页。 [5]相关代表性著作可以参见陈光中主编:《外国刑事诉讼程序比较研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306.html -
了解详情
的意见(试行)》,是中国的刑事证据规则以及程序规则更加复杂化、更加技术化的集中体现。刑事诉讼程序以及证据规则的复杂化使得刑事诉讼越来越成为只有专家才能操作 也体现于辩护律师在庭审中的工作性质上。在实行职权主义诉讼构造的国家,在庭审阶段奉行的是法院职权调查原则,法院主导整个审判程序,检察官与辩护律师居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8643.html -
了解详情
又是整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长过程中的初始阶段。初级阶段的现实国情是我们考虑一切问题,制定一切方针政策的依据。在探讨刑事检察监督问题时,也必须认识 的区分并不是十分清晰,比如撤诉,就既引发刑事诉讼程序终止的程序性后果, 同时也引发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实体性后果。 [5][德]考夫曼:《法律哲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30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