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定原则(这一命题不同于要实现罪刑法定首先要有完备的成文法,前者是一种必然的因果关系,而后者则是一种条件关系),这种认识又导致了对立法的 的邮件分别投寄到上海市有关部门及新闻单位。2001年12月,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根据《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判处被告人肖永灵有期徒刑四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189.html -
了解详情
要尽量穷尽,归纳要尽量让人明知。以求进一步完善刑事立法技术,从而有利于罪刑法定原则的实现、执法统一以及公民理解和掌握法律。 关键词: 刑事立法技术 罪刑法定 者制定未来法律时必须遵循的宪法义务。尽管刑法规范明确性原则是对全部刑法规范的要求,如基本原则、效力范围、因果关系、排除犯罪的原因、犯罪的表现形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406.html -
了解详情
刑法思维模式的痕迹。这种迹象表明环境刑事立法思想过多地侧重于规范本位主义或结果本位主义的刑法观念,抑或是两者的结合。 相对于结果本位主义观念而言,规范本位主义将违反环保法律规范 条文,但却初步形成环境刑法的制裁模式,其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处罚危险犯(第2条、第3条);二是明定因果关系的推定原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874.html -
了解详情
。因此,行为人无须知道损害,也无须建立起因果关系,只要是自己的风险决定违反刑法的风险规制,即应负起刑法上的法律责任。[17]在以上论述中,没有 一般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54页。 [9]参见许玉秀:《当代刑法思潮》,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248页。 [10]参见储槐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007.html -
了解详情
过程。因此,行为人无须知道损害,也无须建立起因果关系,只要是自己的风险决定违反刑法的风险规制,即应负起刑法上的法律责任。⒄在以上论述中,没有预防 为基础,必须回应社会的需求,受到公共政策的制约,(23)因此,面临风险社会,刑法应当作出积极的回应,在风险控制中发挥重要作用。一般而言,根据风险控制的需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003.html -
了解详情
的,而只不过是学者们不同的解释选择。 【关键词】构成要件 违法性 体系 机能 目前我国刑法学界正围绕犯罪构成理论展开讨论,中心议题就是传统的四要件犯罪构成理论体系的存 的小野清一郎就认为即便是完全否定了罪刑法定主义的原则,犯罪的成立中除了违法、有责、因果关系这些普遍的思想以外,行为也必须该当一定特殊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450.html -
了解详情
推定有罪。刑事诉讼证明标准强调的是必然性的结论,刑法因果关系要求犯罪行为与犯罪结果之间必须存在必然的因果联系,如果要确定某人有罪,必须有充足的证据去 》,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6768页。 [6]参见(英)特纳:《肯尼刑法原理》,王家庆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485487页。 [7]陈一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212.html -
了解详情
而言,危害行为的客观要素包括危害行为、危害结果、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危害行为的时间危害行为的方式、危害行为的手段等;而危害行为的主观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53454页。 [8]参见田宏杰:《中国刑法现代化研究》,中国方正出版社2000年版,第355357页。有学者指出,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697.html -
了解详情
的罪状表述中都有大量词语属于原型范畴,这些词语广泛分布在行为、结果、因果关系、犯罪对象、数额和情节、主体身份、主观方面等所有犯罪构成要件中 从生活事实中发现法律[J].法律适用,2004,(6):31. {6}陈兴良.罪刑法定司法化研究[J]法律科学,2005,(4) :46. {7}吴世雄,陈维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392.html -
了解详情
论两个视角对如何完善受贿罪刑事法网、严格刑事责任以及如何科学、合理地对现行刑法受贿罪立法进行适用解释提出了具体设想和建议。 【关键词】受贿罪 法律漏洞 适用解释 世纪之 谋取了利益但属于正当履行职务,两者之间不存在因收人钱财而为人办事的因果关系和主观故意,则不能认定行为人具有受贿故意。在第三种模式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38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