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素,不符合实事求是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处理具体案件时,对刑法的适用解释只能是具体的,根本原因是案件之间的情况是千差万别的,世界上没有任何两件事物是完全 原因在于,立法不仅定性而且定量,刑法中关于犯罪的界定含有定量因素,固然是我国刑法的独创,但其潜在逻辑是否定自由裁量,恰好在这一点上出现了无法回避的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734.html -
了解详情
限制死刑的价值追求,最高人民法院收回死刑复核权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 死缓制度是毛泽东主席首倡的,是我国刑法的首创,早期的实践证明了其科学性,但是随着现在犯罪分子对 的死刑罪名。这类犯罪皆是为了追求财产利益而实施的犯罪:在重利的诱惑下犯罪者往往会忘却对重刑的恐惧,所以应该大幅度地适用财产刑,使犯罪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295.html -
了解详情
程序的各个阶段,基于法律赋予的自由裁量权,根据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法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以及人身危险性的综合评价,决定对其进行的非刑罚化或者是暂缓刑罚权 第142条第2款规定: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这在我国刑法理论上被称作人民检察院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293.html -
了解详情
时效制度设置初衷,我认为一在限制国家追诉权的无限期使用,二在迫使犯罪人在国家司法力量所不及时,也能被迫收敛不再犯罪(间接实现刑法的威慑目的)。取消追诉时效 是不妥当的。这可能与我国刑法的强烈报应刑主义倾向有关。但这种倾向是不合时代潮流的。 七、关于自首制度 新刑法典的自首制度也有缺陷。前文里我已讲过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268.html -
了解详情
修正案的模式可能会破坏刑法条文严谨的逻辑结构。从刑法条文的逻辑结构上看,我国刑法典的分则是以犯罪的同类客体为标准来对犯罪进行分类排列的,处于同一章节下 这个传统。 根据以往的惯例,刑法的具体条文总是首先由司法机关具体适用,对罪名的确立怎么精确到位又能通俗易懂,司法机关在适用过程中会有准确的判断。从立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236.html -
了解详情
修正案的模式可能会破坏刑法条文严谨的逻辑结构。从刑法条文的逻辑结构上看,我国刑法典的分则是以犯罪的同类客体为标准来对犯罪进行分类排列的,处于同一章节下 这个传统。 根据以往的惯例,刑法的具体条文总是首先由司法机关具体适用,对罪名的确立怎么精确到位又能通俗易懂,司法机关在适用过程中会有准确的判断。从立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232.html -
了解详情
均有此类将死刑设置为某一量刑单位中的唯一处断刑的规定。[13] 第五,在死刑适用对象上,我国有学者明确主张取消对新生儿的母亲、70岁以上老人执行死刑;学者们 更重的量刑单位。因而,这里有必要强调的是:相对于法定刑而言,我国刑法中不发生死刑为唯一刑的问题;但在处断刑中,个别犯罪将死刑设置成了唯一的量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759.html -
了解详情
的程序法制化进程尚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我国的公、检、法机关有权对程序法进行带有立法性质的司法解释,这就明显违背了作为现代 适用范围。例如关于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强制措施的适用期限,刑事诉讼法第58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747.html -
了解详情
教育改造。这是我国刑法在刑种、刑期上对缓刑制度的适用所做的明确规定。同时,我国刑法第74条[3]规定:对不累犯,不适用缓刑。这是对犯罪性质(种类)、 初犯或偶犯、情节又不十分严重,就可以选用缓刑。如果犯罪者以前就有前科劣迹,多次受到各种处理,恶习较深、屡教不改、尚有再犯可能,原则上就不宜适用缓刑。2、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495.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的轻罪、违警罪。这也就是说,在国外可能由检察官依据起诉裁量权处理的案件在我国则由警察作治安管理处罚的决定。具体到精神病人实施轻微危害行为的案件 轻罪是检察机关适用附条件不起诉对精神病人进行程序分流的两个必备条件,缺一不可。轻罪和重罪是外国刑法对犯罪行为基本的划分方法。我国刑法虽然没有明确规定重罪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46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