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了所有权社会化的新思潮,进而在立法上确立了禁止权利滥用原则。1900年《德国民法典》第22条规定权利之行使不得专以损害他人为目的,此后各国立法竞相 机械地将普通人中间的流行意见上升为公序良俗,就可能导致那些陈规陋习代代相传,乃至产生多数人的暴政。与普通人不同,由于专家们经受过专门的训练,在判断问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815.html -
了解详情
就是一个典型例证。依《德国民法典》第925条的规定,保留所有权条件的买卖中,当事人通过约定使物权变动受制于债权给付约束,由此产生了标的物所有权的移 保护的考量,最好在欧盟各成员国保留现有的担保形式的同时,在未来欧洲民法典中设立一种新的统一的欧洲抵押权(Euro-Mortgage),主要用于跨国交易中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3520.html -
了解详情
第2-302条,美国合同法重述(第二版)第208条。Dawson教授认为该条与德国民法典第138条最为接近。John P. Dawson, Unconscionable Coercion: The German Version, 89 Harvard Law Review 1041, 1046 (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4132.html -
了解详情
分离论产生了冲击。 从上面的介绍中可以看出,他物权的内容正处于不断发展之中,并且呈现出以下特点:(1)用益物权的地位正在逐步提高。在《德国民法典》 所有物的排他支配权利。[31](2)担保物权的种类增多,物权效力增强。在《法国民法典》中担保物权只不过是从属于合同之债的权利,其后则不断发展,以致出现具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5261.html -
了解详情
的因素:(1)该行为是否对他人人身、土地或动产具有高度危险性;(2)因该行为产生损害的机率是否很大;(3)通过合理的注意是否能避免这一危险;(4)该行为是否 全面的一般条款立法模式。德国是特别立法模式的典范,无论在《德国民法典》,还是《德国损害赔偿法》都未确立危险责任适用的一般原则,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5253.html -
了解详情
权利来对待。德国民法典第823条第1款的规定:故意或过失不法侵害他人生命、身体、健康和自由、所有权或者其他权利者,对他人因此而产生的损害 法论丛(第8卷)[C]. 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 [7] [德]霍尔斯特埃曼. 德国民法中的一般人格权制度[A]. 邵建东等译. 梁慧星主编. 民商法论丛(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3569.html -
了解详情
的因素:(1)该行为是否对他人人 身、土地或动产具有高度危险性;(2)因该行为产生损害的机率是否很大;(3)通过合理的注意是否能避免这一危险;(4)该行为是否 全面的一般条款立法模式。 德国是特别立法模式的典范,无论在《德国民法典》,还是《德国损害赔偿法》都未确立危险责任适用的一般原则,根据社会发展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1514.html -
了解详情
来对待。德国民法典第823条第1 款的规定:故意或过失不法侵害他人生命、身体、健康和自由、所有权或者其他权利者,对他人因此而产生的损害 法论丛(第8卷)[C]. 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 [7] [德]霍尔斯特埃曼. 德国民法中的一般人格权制度[A]. 邵建东等译. 梁慧星主编. 民商法论丛(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7738.html -
了解详情
来对待。德国民法典第823条第1 款的规定:故意或过失不法侵害他人生命、身体、健康和自由、所有权或者其他权利者,对他人因此而产生的损害 法论丛(第8卷)[C]. 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 [7] [德]霍尔斯特埃曼. 德国民法中的一般人格权制度[A]. 邵建东等译. 梁慧星主编. 民商法论丛(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7577.html -
了解详情
事会及董事会成员的行为看作是法人自己的行为,这些行为产生的责任也就自然由法人负责。其中《德国民法典》中其他组织上任命的代理人一词是指法人在 龙卫球.民法总论[M]. 2版.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359.)] 但 是,德国与我国台湾民法这样区分法人机关与一般雇佣人的立法例最近遭到我国学者的批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56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