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过失论;预见可能性;结果回避义务;违法性本质 【写作年份】2012年 【正文】 根据我国刑法第15条的规定,通说认为,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 人们参与社会共同生活、进行社会交往、从事社会生产、维护社会稳定和秩序所必不可少的共同行为准则。参见甘雨沛:《犯罪与刑罚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3620.html -
了解详情
预见可能性不过是其理论前提而已。 【关键词】过失论;预见可能性;结果回避义务;违法性本质 根据我国刑法第15条的规定,通说认为,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 人们参与社会共同生活、进行社会交往、从事社会生产、维护社会稳定和秩序所必不可少的共同行为准则。参见甘雨沛:《犯罪与刑罚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3381.html -
了解详情
规范目的只可能是救助伤者法益。 四、作为义务来源探析 (一)现有的研究概述 肇事者的义务来源,在我国有法律规范说和先前行为说两种观点。 -303. [26]前引[9]。 [27]前引[9],S. 180 。 [28]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是刑法明确规定的义务,但这里并不是纯正不作为,因为从本条法定刑来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9999.html -
了解详情
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我国《刑法》规定的环境犯罪正是通过保护人们与环境有关的生命权、健康权和财产权来防止环境免遭进一步的 发展的权利(自我环境权)以及赋予其为使第三者舒适生活而履行的维持、保护良好环境的义务(他人环境权)。环境权是一种权利,包括自我享受环境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6191.html -
了解详情
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我国《刑法》规定的环境犯罪正是通过保护人们与环境有关的生命权、健康权和财产权来防止环境免遭进一步的 发展的权利(自我环境权)以及赋予其为使第三者舒适生活而履行的维持、保护良好环境的义务(他人环境权)。环境权是一种权利,包括自我享受环境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6184.html -
了解详情
便是判断行为是否具有义务违反性。刑法中归责判断的复杂化源于规范问题的复杂化,由规范成为归责判断中的施力点而引起。为推进我国刑法因果关系理论的 相一致。比如,德国学者Gossel倾向于对所争议规定的规范保护目的做较为狭义的理解,认为被告人已经违反建筑法注意义务,但由于后者的目的并不在于排除纵火所制造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6354.html -
了解详情
对于侵占罪的范围,有的学者或国家、地区采用广义的理解,如有的学者认为我国刑法规定的侵占应犯罪包括三个具体的罪种,即侵占罪、贪污罪(公务侵占罪)、职务 后返还原物。在借用关系存续期间,借用人(即行为人)负有保管该财物的义务。此处的财物包括了动产与不动产,但借用金钱并不在此类。因为金钱如前所述,属于种类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133.html -
了解详情
解释? 我国刑法对于过失犯本质理解并未形成如同德日刑法一样集中于是结果预见义务还是结果回避义务问题的分歧上,而是囿于《刑法》第15条犯罪过失的规定, 出版社2005年版,第345页。 [16]参见马克昌、杨春洗等主编:《刑法学全书》,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639页。 [17][日]北川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779.html -
了解详情
解释? 我国刑法对于过失犯本质理解并未形成如同德日刑法一样集中于是结果预见义务还是结果回避义务问题的分歧上,而是囿于《刑法》第15条犯罪过失的规定, 出版社2005年版,第345页。 [16]参见马克昌、杨春洗等主编:《刑法学全书》,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639页。 [17][日]北川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754.html -
了解详情
罪。这种相互抚养的作为义务就是由婚姻法规定的。宪法规定的义务是否能直接成为不作为犯罪义务的来源,是一个争议比较大的问题。我国刑法理论的通说对法律 )、行政法规、条例、规章等等。如果从字面上理解的话必然会出现这样一个问题:我国宪法第53条明文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71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