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要共犯与总则共犯的处罚关系问题呈现:实施必要共犯实行行为的必要共犯的若干犯罪人,是否需要再按总则共犯的主从不同分别予以重轻不同的处罚;参与必要共犯而未实施实行行为 实行犯。当然,如果C以狭义共犯的行为加功于A与B,则C与AB仍可构成共同犯罪,其中,A与B为实行犯,而C为狭义共犯。不过,这是必要共犯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2389.html -
了解详情
着手前后的行为加以区分,并明确规定只处罚着手以后的行为,这实际上否定了对犯罪预备行为的原则性处罚。这种立法模式的理论基础是刑法客观主义。刑法客观主义重视客观的 是犯罪,揭示的是一切犯罪的共同本质;犯罪构成则从微观上确定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是认定犯罪的法律标准。犯罪概念不是认定犯罪的具体标准,刑法第13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5548.html -
了解详情
着手前后的行为加以区分,并明确规定只处罚着手以后的行为,这实际上否定了对犯罪预备行为的原则性处罚。这种立法模式的理论基础是刑法客观主义。刑法客观主义重视客观的 是犯罪,揭示的是一切犯罪的共同本质;犯罪构成则从微观上确定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是认定犯罪的法律标准。犯罪概念不是认定犯罪的具体标准,刑法第13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5531.html -
了解详情
单位犯罪的表层结构,我们不妨将单位称为表层犯罪者;第二层次是单位的决定者和执行者所构成的共同犯罪,犯罪主体是决定者和执行者个人,这是单位的深层结构 也只有为了单位利益,其所实施的行为才能体现单位意志。为了单位全体成员的利益是否属于为了单位的利益?对此有学者认为,我国刑法第396条规定国家机关等单位违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2057.html -
了解详情
单位犯罪的表层结构,我们不妨将单位称为表层犯罪者;第二层次是单位的决定者和执行者所构成的共同犯罪,犯罪主体是决定者和执行者个人,这是单位的深层结构 也只有为了单位利益,其所实施的行为才能体现单位意志。为了单位全体成员的利益是否属于为了单位的利益?对此有学者认为,我国刑法第396条规定国家机关等单位违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1902.html -
了解详情
不能确定行为是否构成犯罪,而且不能确定构成何种犯罪。在这种情况下,行为符合犯罪客观要件原则上构成犯罪,是不成立的。 三、现有理论的共同缺陷及其 诉讼法上的概念。它来源于中世纪意大利的纠问程序中所使用的Constare de delicti(犯罪的确证)一词。这种纠问程序可以分为一般纠问与特殊纠问。一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7910.html -
了解详情
款规定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具有处罚上的独立性。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讨论教唆犯性质问题的前提性的预设是教唆犯的成立是否要求有正犯实行 能力,则存在难以解决的问题[20]。当然,对于没有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人可以构成共同犯罪的论证同样也适用于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但没有刑事责任能力的情形。由此可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6753.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具有处罚上的独立性。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讨论教唆犯性质问题的前提性的预设是教唆犯的成立是否要求有正犯实行 责任能力,则存在难以解决的问题⒇。当然,对于没有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人可以构成共同犯罪的论证同样也适用于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但没有刑事责任能力的情形。由此可以看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6741.html -
了解详情
转移。由于存在一个现金占有转移的同意,因此就排除了盗窃罪客观构成要件中的打破占有。至于是否构成其他犯罪及其理由,已经超出了本文主题框架的范围,此处只略述 ,仅有其中一个占有人的同意并不能排除打破占有。也就是说,即使第三人属于共同占有人,他的同意也不能排除打破占有。但是,另一方面,一般而言,各个共同占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9038.html -
了解详情
转移。由于存在一个现金占有转移的同意,因此就排除了盗窃罪客观构成要件中的打破占有。至于是否构成其他犯罪及其理由,已经超出了本文主题框架的范围,此处只略述 ,仅有其中一个占有人的同意并不能排除打破占有。也就是说,即使第三人属于共同占有人,他的同意也不能排除打破占有。但是,另一方面,一般而言,各个共同占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882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