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民事案由的规定(试行)》中明确规定了二十余种证券市场民事纠纷案件的案由。但在2001年9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却又对证券市场上发生的因内幕 查处亿安科技,罚款额高达8亿元人民币,但追究的依然是违法者的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而忽视了对受害人进行民事赔偿。投资者因虚假陈述等违法行为而蒙受损害甚至倾家荡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785.html -
了解详情
界定,但大多数主张应建立行政诉讼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学者都认为行政诉讼附带民事诉讼是人民法院将行政案件与引起该案件行政争议有关的民事纠纷一并进行审理或解决,包含行政诉讼 原告方承担证明被告侵权的责任,因而被告很少在诉讼中承担举证责任,而且通过刑事诉讼中控方的举证就能查明被告有无犯罪行为或违法行为,这大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88.html -
了解详情
当事人为诉讼程序主体的前提下,法院、当事人、律师以及其他诉讼参与人互相配合,和谐地解决民事纠纷。协同主义的理论基础,一是法院服务于人民的思想,二是 。我国检察院现在承担的任务主要在刑事公诉方面,这个方面负担已经不轻,但为了应付现代社会大量出现的损害公共利益的案件,检察院还是应该再承担起公益诉讼的职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75.html -
了解详情
秩序说来看,也不宜对此种案件提起抗诉;而从纠纷解决说来看,则对当事人双方已经服判的民事纠纷通过抗诉而重新提起,显然不是在解决纠纷,而是在重新挑起纠纷了, 内,到底是采用象法国模式那样的审执合一,将执行程序规定在民诉法典中,还是采用象日本、台湾那样的审执分离,在民诉法之外另行规定强制执行的单行法律,仍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81.html -
了解详情
。英国上议院撤销了对利尔伯恩的判决,禁止在刑事案件中要求被告宣誓作证。美国在米兰达案件中,确认了刑事调查中被调查人享有沉默权。调查人员在询问 诉讼不是探究自然奥秘和客观真理,纠纷解决是民事诉讼之最终目的,因此,民事诉讼并不绝对地要求查清事实,实事求是。案件事实业已过去,时光无法倒流,绝对的客观真实只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496.html -
了解详情
证人制度的缺陷与现状(一)我国现行民事证人制度的立法缺陷在民事诉讼中,解决纠纷的重要前提是发现案件真实,而发现案件真实的基础无疑离不开证据, 侮辱、诽谤、诬陷、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采取强制措施或追究刑事责任。而对事前预防性的规定几乎没有,证人权利保障机制未能发挥应有作用。笔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174.html -
了解详情
,清末民初著名法学家,除本书外,还编辑有《刑事诉讼法》、《法院编制法》、《民法总则》等作品。《民事诉讼法》,是京师法律学堂笔记,由日本法学专家松冈义正 等。如有依上述普通诉讼程序不方便解决的民事纠纷,《民事诉讼条例》规定了特别诉讼程序,可以适用特别诉讼程序的案件有五个方面:证书诉讼程序;督促程序;保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091.html -
了解详情
的客观性;而在外国,无论是英美法系的“排除合理怀疑”、“优势证据”的标准,还是大陆法系的“内心确信”、“高度盖然性”的标准,都侧重于从证明主体的角度界定证明 处理。而且,刑事案件一旦发生错误,其所造成的损害往往是难以补救的。民事诉讼所要解决的问题则是当事人之间的民事权利义务纠纷,这种民事纠纷一般只涉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989.html -
了解详情
得到更好的答案。一、上诉审功能概述民事诉讼制度是利用国家公权力解决民事纠纷的典型机制。其目的是缓解和消除民事纠纷,维护社会秩序;确定权利义务关系,保护 是否适当,理由不成立的予以改判。笔者引用刑事量刑的例子说明民事两审法官的自由裁量权亦应得到合理控制。一些地方法院对上诉案件改判、发回重审时对法官自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839.html -
了解详情
的执行管理机制。因为如前所述,在法院内部设立执行机构,无论是以执行庭的形式表现出来还是以执行局的形式表现出来,都存在不可克服的弊端。只要这些弊端不解决,在 的执行体构基本上是因事而设的,具有多元化的特点:民事案件的执行由人民法院负责,行政案件的执行由人民法院和行政机关同时负责,刑事案件的执行由人民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36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