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法律权限的界分要求,在程序法角度仅仅规定检察官免于追诉以及法官中止诉讼程序权力;刑法则规定了刑期不超过1年的案件和附加刑为360单位日罚金的案件 刑3年以下为宜,这种幅度本身已经说明犯罪的性质和程度,而无须区分故意犯罪还是过失犯罪。此外对于未成年人犯罪可以适当有所放宽,以贯彻教育、感化、挽救未成年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5053.html -
了解详情
。与之相关的涉诉上访问题较为严峻。 新刑诉法:明确了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为了避免花钱赎刑等危险,和解范围限制在部分危害较轻的犯罪, 。 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 不因记录耽误上学、招工,影响前程 背景:未成年人的心理生理都在发育过程中,他们的犯罪带有很大的或然性。 新刑诉法:设置了犯罪记录封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0735.html -
了解详情
的实体权利。而民事原告则是基于自己的实体权利,并以自己的名义提起诉讼和引起民事诉讼程序发生的人。对被告享有民事上的实体权利,是其成为民事原告的 附带民事诉讼的共同被告人。 在共同犯罪中,如有的是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未成年人,应依法免除其刑事责任,从而不成为刑事被告人,但并不能免除因其犯罪行为而应承担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171.html -
了解详情
相识的人作为侵害目标,被告人一般很难知道是谁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权益,尤其是被害人已经死亡,或者被害人是未成年人、精神病人而由其法定代理人、监护人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 ,《山东法学》1998年第2期,第23页。 3.陈中光:《外国刑事诉讼程序比较研究》,法律出版社1998年1月版,第393页 4.武延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891.html -
了解详情
的实体权利。而民事原告则是基于自己的实体权利,并以自己的名义提起诉讼和引起民事诉讼程序发生的人。对被告享有民事上的实体权利,是其成为民事原告的 附带民事诉讼的共同被告人。在共同犯罪中,如有的是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未成年人,应依法免除其刑事责任,从而不成为刑事被告人,但并不能免除因其犯罪行为而应承担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774.html -
了解详情
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第12条规定:“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 可乘之机。其次,《民事诉讼法》第102条的规定主要针对民事诉讼程序中侵犯证人权利进行的原则性规定,而对于案件审理完毕后,报复者侵犯证人权利没有明确的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607.html -
了解详情
的,罪犯被执行死刑应在整个诉讼程序(含附带民事诉讼)进行完毕后方可进行的。依照《解释》第89条规定附带民事诉讼应当在刑事案件立案以后第一审判决宣告以前 对未成年人依法负有教育、管理、保护义务的,第三人的犯罪行为致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损害的,由犯罪行为人承担赔偿责任,教育机构有过错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补充赔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5822.html -
了解详情
法国民法典在离婚篇设专章用14个条文规范分居制度,并分三节规定分居的情况及诉讼程序、分居的后果、分居的终止。分居与离婚并存,由当事人选择,其提出的 共有财产。在子女的抚养照顾上,大多规定了子女抚养费的给付,英国立法还特别加强未成年人的保护。鉴于此,在前人观点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对构建我国的分居制度可以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2341.html -
了解详情
案件和解制度的规定,适用这一制度的前提就是必须是轻微刑事案件或者是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而判断是否是轻微刑事案件的标准就是刑期是否在3年以下。在这种情况下,由 存在一种“厌诉”情绪,不愿走繁琐的诉讼程序,结果就是的民间的“私了”成了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甚至一些比较严重的刑事案件也都是通过私底下解决,这本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913.html -
了解详情
第271条、第277条、第279条规定,本案应适用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即公诉机关可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即使到法院审理 立法精神,对其适用以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该解释第17条规定,未成年人罪犯根据其所犯罪行,可能性被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悔罪表现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554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