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刑立法朝着更严厉的方向进一步发展。主要表现在:(1)死刑适用程序放宽。198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的《死刑案件核 准问题的决定》和1983年《人民法院组织法》对 赦免权,而且还有以下好处:第一,可以增设一道防止错杀的防线。我国法律规定的死刑复核制 度,与古代的三复奏、五复奏相比,仍有不及。增设死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7418.html -
了解详情
。程序控制主要是通过最高法院收回死刑核准权的方式实现,使刑事诉讼法中的复核程序真正发挥作用,最高法院通过核准、不予核准、发回重审、改判等方式进行控制, ;有出主意的有随声附和的等等。法院可以通过分析细节,确定更为主要的犯罪分子判处死刑,对地位作用相对较小的其他犯罪分子可以不杀。但不能绝对排除对于黑社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172.html -
了解详情
的现实性选择。如制定统一、明确的死刑案件量刑指导原则;对死刑案件设立特殊的程序,变现行的死刑复核程序为三审程序,解决死刑核准权问题,等等。二、刑法 ,第一种是“伤害致死”,有学者认为,由于行为人主观恶性程度不同,对“伤害致死”适用死刑应严格把握以下几个方面:行为人在主观上必须具有重伤故意;在客观上应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487.html -
了解详情
立法朝着更严厉的方向进一步发展。主要表现在:(1)死刑适用程序放宽。198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的《死刑案件核准问题的决定》和1983年《人民法院组织法》对死刑 权,而且还有以下好处:第一,可以增设一道防止错杀的防线。我国法律规定的死刑复核制度,与古代的“三复奏”、“五复奏”相比,仍有不及。增设死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76.html -
了解详情
,检察机关是打击犯罪的国家追诉机关,但是在打击犯罪的同时应当注意遵守法定程序,保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人权;另一方面,应当特别考虑国人对实体公正的特别要求, 扩大律师阅卷范围、为律师会见当事人疏通渠道;C、严格限制第二审程序、再审程序、死刑复核程序中书面审理方式的适用,扩大审判公开范围;D、建立保障警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818.html -
了解详情
就本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可能涉及的犯罪罪名进行讲解;2、针对个案解答罪名及诉讼程序的咨询。 (二) 在侦查阶段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帮助1、会见犯罪嫌疑人; 死刑复核、审判监督、执行阶段代理当事人提出申诉意见1、在死刑复核程序中,依法向最高人民法院提出复核法律意见。 (十)刑事案件申诉1、申诉案件立案;2、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5584.html -
了解详情
、非法证据排除中的辩护、听取辩护律师意见、辩护律师的豁免权、辩护律师的请求权、指定辩护、死刑复核程序中的辩护、辩护权的救济等若干方面。例如,在辩护人职责方面,建议增加辩护人就侦查、公诉、审判等程序是否合法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辩护的内容;又如,充分发挥辩护律师在强制措施适用以及非法证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5094.html -
了解详情
修改以来的实施状况出发,指出案卷笔录中心主义在一审、二审、再审甚至死刑复核程序中的畅通无阻导致中国的法庭没有审判、现代辩护制度无从展开的现实,并 溯及到 1216 年制定的英国大宪章,[9](P4)但可以初步认定,强调程序公正的刑事司法制度大概出现在工业革命之后并随着现代陌生人社会的发展而逐渐精致化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0351.html -
了解详情
能按个人意愿随意制约。在人民法院的组织体系中,上级法院通过二审程序、审判监督程序、死刑复核程序维持下级法院的正确的判决和裁定,纠正其错误判决和裁定,实现 应将法官、检察官的任免纳入法律监督的范围,进一步细化法官、检察官的任免条件和程序,对违法任免法官、检察官的行为,司法机关及相关人员应有申诉权和抗辩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166.html -
了解详情
抗诉监督,是指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依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监督的行为。 (3)刑事审判活动监督 刑事审判活动监督,是指人民检察院 .要通过立法扩大刑事审判监督的范围,增加对公诉案件审查程序、自诉案件、死刑复核程序、审判程序以及法院决定逮捕、变更强制措施等诉讼活动的监督。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00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