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解的自愿原则,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进行调解劝说,尽量说服当事人接受调解以达成调解协议,甚至有可能进行威胁或诱惑。只有在调解无望时才不得已采取判决方式结案。 着手: (一)、重新合理界定调解适用的范围 一是案件范围。本人认为大多数民事纠纷案件均能适用调解,但对于不可能依当事人的合意而解决的案件或者涉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7600.html -
了解详情
进行和解;二加害人通过一定的行为补偿被害人的损失达成和解协议,并向司法机关提请适用刑事和解制度;三国家专门机关根据法律和相关原则对当事人进行考察。当公安 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的第四条:被告人已经可以赔偿被害人物资损失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5678.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调解制度作为中国特有的解决纠纷的方式为我国各级法院广为应用,是我国法院审结民事案件,化解民事纠纷的主要方式,在当今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起着 2004年11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的施行,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可以自行达成和解协议,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法确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3554.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后矫正与改造,充分考虑保护被告人和受害人的合法利益,构建通过以调解促和解最终解决刑事纠纷的机制,是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的具体体现。 2005年至2007 1件1人。在审理时,用调解方式促和解达成赔偿协议并实际给付赔偿款的32件,调解数占全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收案的百分之七十。用判决方式处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6653.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权利而实施的具体诉讼行为: 1、发动诉讼程序。起诉权、上诉权、和解权、撤诉权、申请再审权等诉讼权利都属于当事人的程序发动权。发生 与价值,其人权保障作用显而易见;其二,通过当事人行使处分权,实施处分行为,使国家公权力介入民事纠纷的解决具有了可能性与合法性;其三,在诉讼中当事人享有处分权而对审判权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3129.html -
了解详情
与定罪量刑直接有关的损害赔偿问题的一种特殊的民事诉讼。调解作为解决民事纠纷的一种特殊的制度,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发挥了较大的作用,大多数的刑事附带民事 还价,以怕达不成和解协议给原告人和法官一个态度不好的坏印象,达成协议的也必须法院作出从轻判决的承诺后才愿意履行赔偿协议。这使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调解成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1428.html -
了解详情
解决,是基于债权人向债务人让步,即合法有理的当事人向违法无理的当事人让步,从而达成和解协议的。如在追索借款的诉讼中,往往是以债权人少要借款、放弃利息为 ,人民法院却没开展。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交通落后,人口众多的国家,在解决民事纠纷中,要充分考虑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群众的法制观念,只有了解民情,才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711.html -
了解详情
来代替法院的处理。以调解型第三者纠纷解决模式为理论原型的替代性纠纷解决(ADR)机制应运而生,ADR在西方各国的民事争议、劳动争议、消费者争议、医疗争议 不违反公共利益的条件下,正式的行政程序往往允许当事人在行政决定作出以前自行和解。和解协议并不一定被行政机关所接收,但方案一旦被接收就成为一个行政决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713.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主体怠于行使自己的权利或者侵犯对方的权利而殃及诉讼节奏。因为民事诉讼毕竟是民事纠纷案件而非刑事案件的一套解决机制,它强调“平和”解决当事人之间 承认原告的诉讼请求,当事人双方可以或拒绝达成调解协议;在判决执行完毕之前,双方当事人随时可以就实体问题自行和解。另一方面,当事人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思来处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982.html -
了解详情
调解的方式来解决,促成当事人和解,及时化解矛盾,对金额特别小的案件也可以通过限制当事人的反诉、上诉或由当事人订立不上诉协议来提高诉讼效率,等等。 级别管辖的做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在全国确定一个小额讼争标准,或由各省根据当地民事纠纷发生情况制定一个小额诉讼金额,报最高人民法院批准执行。 4、简化审判程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88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