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往也是让辩护人反驳主要证据,如果辩护人能够反驳主要证据,法官就判无罪;如果辩护人不能反驳主要证据,法官就判有罪,对次要证据极少重视。所以,较之原有方式 庭审中,经过双方出示和激烈争辩,并且经陪审官们裁决认可的证据,而后者常常又决定于律师以什么样的方式和态度进行交叉询问。然而在目前甚至今后相当长时间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5268.html -
了解详情
层面:一是,以认识对象作为切入点,具体分析作为裁判者认知对象的事实(即案件事实)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事实;二是,以认识结果为切入点,具体讨论裁判者据以裁判的 的证据概念,将导致根本无法确定何者是证据的尴尬局面。试以刑事案件的诉讼过程为例:当事人和证人提供的证据可能不属实,不能称为证据;侦查人员收集的证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9210.html -
了解详情
其他国家的规定相比,悬殊极大,修改后的再审事由与其他其国家的规定相比也不尽相同。究竟什么样的事项应当成为再审事由呢?回答这个问题,首先需要追问再审的功能和 收集的、审判组织的组成不合法或者依法应当回避的审判人员没有回避的、无诉讼行为能力人未经法定代理人代位诉讼、应当参加诉讼的当事人因不能归责于本人或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429.html -
了解详情
的诉求,那么,究竟实证化研究与规范化和本土化之间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我认为,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以下两点:首先,实证化研究是倡导学术本土化的必然 警惕的是,如果不能对法社会学的地位作出准确定位的话,那么随着这种研究进路最早提出的范式和理论逐渐被耗尽,许多研究仍然只是在不同的地方做一些大致重复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263.html -
了解详情
以后将在社会上产生什么效果,所产生的效果是好的还是坏的。再假定按照第二种方案裁判本案,然后推测判决公布后将产生什么样的社会效果。最后对两种裁判方案所产生 取走的1万元现金已经交给被告李四,王五提供不出有效证据自应承担举证不能的不利后果,原审法院判令上诉人王五承担还款责任并无不当。于是作出终审判决:驳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7264.html -
了解详情
的诉求,那么,究竟实证化研究与规范化和本土化之间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我认为,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以下两点:首先,实证化研究是倡导学术本土化的必然 警惕的是,如果不能对法社会学的地位作出准确定位的话,那么随着这种研究进路最早提出的范式和理论逐渐被耗尽,许多研究仍然只是在不同的地方做一些大致重复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22.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地位。即公益代表人在民事诉讼中居于什么样的诉讼地位,以及享有什么样的诉讼权利和承担哪些诉讼义务。因而这种观点是不甚清楚明了的。 最后民事公诉人说把提起民事诉讼的 诉讼涉及的类型不同,但是其在提起民事诉讼中的法律地位都只能是原告人,或者第三人。不能因为检察机关的身份、性质不同,就改变其在民事诉讼中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998.html -
了解详情
。但是,我要说,作为基层法院的院长,或者甚至是省级法院的院长,他们怎么能不搞地方保护主义?一个法院里面几百口子的人衣食住行、生活福利都压在法院领导班子 是特别清晰,我们有时用红头文件代替法律的情况还很多。那么对什么样的案件,依据什么样的准则去处理就变得非常模糊。司法的消极性还要体现在法官在司法判决过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98.html -
了解详情
起到了先例性作用。在mullaneyvwillbur案中美国联邦最高法院认为,犯罪要素不存在的说服责任不能由被告人承担。在该案中,缅因州要求被指控犯有谋杀罪( 混乱这一积极辩护事由与谋杀罪的任何要素没有直接关系。 从这两个案例中可以看出,关于某一辩护事由被告人承担什么样的证明责任,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并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3681.html -
了解详情
惩真凶,否则有违公平和程序正义。至于代人受过之人则可以通过其他方法予以处理或处罚,例如不予以国家赔偿、罚款等。总之,不能因噎废食而放纵真正的罪犯 上之意义。① 诚如前言,再审程序的必要性已不容置疑,那么问题就不在于是否需要再审程序,而在于我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再审程序。完善的再审程序应当是完美地实现法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5050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