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的论断来分析其中所包含的宪法观念,而由此带来的片面、偏颇甚至错误概由本人承担。 一、宪法具有纲领性:宪法是用以规范现实还是指导未来? 我们的总目标,是为 政府体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前言第6页;张千帆:《宪法不应该规定什么?》,载《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刘军宁:《宪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3093.html -
了解详情
他们,帮助他们改正错误。至于确实查明的现行反革命分子和严重违犯刑法的凶犯,则应该分别情况,依法处理。[27] 以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人在将刁民话语扔进历史垃圾堆的 形成了公民不服从的传统。[51]公民不服从是一种公开的行为,并愿意承担违法后果;是一种出自良心的违法行为,通过违反法律来引起社会注意而表达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0335.html -
了解详情
刑法的公正价值 刑罪相适应是公正原则的表现形式。什么是公正?当法律赋予人们应该享有的权利和不授予人们不应该享有的权利时,法律是公正的;反之,则是不公正的 毫无顾忌。这实际上是放弃了对防卫者的责任要求,走向防卫者只享有防卫权而不承担防卫后果的极端。立法的这种规定可能造成防卫者对防卫权的滥用。而使无限防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621.html -
了解详情
是关于是什么的系统性知识;而一门规范科学、或称为规则科学则是讨论应该是什么之标准的系统性知识体系。而为了达到某一特定目标而设定规则体系,则是一门艺术。 还有人会质疑:采用这样的实证研究费时费力,需要大量的投入,一般的学者根本无法承担。的确,上述实证研究要付出的代价显然要大大超过学者在书房中的潜心阅读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306.html -
了解详情
免不了要在人类尊严之类的伦理诉求上做文章。因此,这种理论最终只能回答程序应该做到什么,而不可能解释程序如何做到这些③。为了完成后一项工作,本文引入了卢 之个人化和非政治化。〔3〕(P203)正是通过这样的机制,程序与自然暴力一起承担了使法律合法化的职责。 三、一个推论:从法律自治到程序自治 法律的自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0542.html -
了解详情
,一般无法确定。真正的行为人混杂在一定范围的人群中,实施加害行为后,无人主动承担行为后果。基于各种政策考量,法律只能将一定范围内的所有人都推定为是加害行为人 可能跑到高层去抛物,但此时,一层的所有人与任何建筑物之外的人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如果能够证明该建筑物的单元门上都有防盗门,外人一般无法进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6254.html -
了解详情
的损失,自然没有损失赔偿责任的产生;第二层面的内容是这种损失的负担,即是否应该由受害人自己负担,它解决损失负担或归属问题;第三层面的内容才是对造成损失 去救助落入水中的孩子,而是站在岸边争论推人的行为是否合法、推人者应当承担什么 样的责任。 ⑤行政诉讼法第54条规定的违法形式有:主要证据不足、适用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496.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在刑法总则中,而只有充分考虑刑法总则性规定,则可能判断是否由行为人承担法律后果。如果从广义去理解,刑法规范与刑法条文就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而是 ,如此看,空白罪状情形下刑法规范指向的只能是具体的行政性法律规范,而不应该是相应的行政法律本身。 基于空白罪状的存在而提出空白犯罪构成当然无可厚非,然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441.html -
了解详情
着实际的影响。 (一)规范性和评价的词语含义 规范性在哲学或方法论上与实证性相对。规范性着眼于应该是什么,即提供处方,它以目标为起点,推演出应该采取的 评价而得出的结论。因此,犯罪记录只是客观地提供了行为人的犯罪事实及其承担的相应的法律后果等历史记录,前科则是基于犯罪记录的存在而导致的规范性评价。两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787.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在刑法总则中,而只有充分考虑刑法总则性规定,则可能判断是否由行为人承担法律后果。如果从广义去理解,刑法规范与刑法条文就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而是 ,如此看,空白罪状情形下刑法规范指向的只能是具体的行政性法律规范,而不应该是相应的行政法律本身。 基于空白罪状的存在而提出空白犯罪构成当然无可厚非,然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50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