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济程序。而民事有限再审程序,是指在一定条件限制的范围内,为了纠正已发生法律效力但有错误的民事裁判而专门设置的一种程序。从以上概念来看,民事有限再审程序 和效益的提高。再审案件适用的程序,根据民诉法第184条的规定,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和调解书是由第一审法院作出的,按照第一审程序审理;发生法律效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63.html -
了解详情
、标的1942.91万元(其中1999年受理案件355件,审结351件,结案率98.9%)。?此外,还受理支付令案件60件,其中发生法律效力的支付令24件,标的 判决书,其笔录正本或节本之送达,与判决书正本的送达,有同一之效力。”借鉴台湾的作法,法院的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均可简化,只叙述双方争议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983.html -
了解详情
判监督程序,是指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人民法院认为确有错误,当事人基于法定的事实和理由认为有错误,人民检察院发现存在应当再审的 这跟现行民事诉讼法关于审判监督程序是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进行再审的规定自相矛盾。据了解,大多数法院在再审一审时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761.html -
了解详情
或书面送达传唤,极大影响了简易程序的效率与效力。因此,有必要强化传唤的法律效力,可以规定一方当事人不到庭时,法院可以依职权由一方当事人作陈述从而 轻而易举地使用简易程序,可以考虑使起诉状、判决书、调解书等采用简略的形式,既方便当事人参与诉讼,又有利于法院的审理活动,提高审判效率。而且,此类案件当事人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58.html -
了解详情
救济程序。而民事有限再审程序,是指在一定条件限制的范围内,为了纠正已发生法律效力但有错误的民事裁判而专门设置的一种程序。从以上概念来看,民事有限再审程序 和效益的提高。再审案件适用的程序,根据民诉法第184条的规定,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和调解书是由第一审法院作出的,按照第一审程序审理;发生法律效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946.html -
了解详情
体现;再次,调解协议必须经过人民法院审查并确认才能发生法律效力。从这三点理解我们可以看到,法院调解实际上是法院的一种职权行为——即在当事人自愿基础上的 程序性规定,侵犯当事人诉讼权利及违法调解行为,除当事人拒绝调解和拒绝接受调解书外,缺乏相应的监督制约机制。三是法官集审判与调解权力于一身,严重影响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900.html -
了解详情
行政性质。 (二)均是对生效的法律文书的执行,只不过财产保全适用的法律文书效力的稳定性不如执行依据的具有终局性的判决书、调解书、仲裁裁决等。 (三)二者均 接待双方当事人不同,这两项程序中的执行人员都要走出法院大门,与一方当事人接触的机会较多。 (四)财产保全适用的法律大多与执行相同、措施也相同。一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708.html -
了解详情
决定书,也成为法院实施执行行为的法律根据。3.刑事诉讼中产生的部分法律文书也是由人民法院行使执行权的,包括刑事附带民事案件裁判文书、调解书的执行、 1995年8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执行程序中的裁定的抗诉不予受理的批复》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人民法院为了保证已发生法律效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362.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根本无法应对司法实践中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联系日益紧密的现实。针对这种情况,近几年来我国学者在借鉴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了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的理论 均必须作为审判前提问题由行政法院裁决。审判前提问题的法律效果是受诉法院必须停止诉讼的进行,由利害关系人就附属问题向有管辖权的法院起诉。原来受诉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895.html -
了解详情
或盖章后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请求制作调解书的法院应当制作调解书。调解书的效力等同于法院判决,双方当事人不得反悔,且对生效的调解书不得上诉,如确有证据证明调解 。 [15] [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商务印书馆子961年版,第154页。 [16]季卫东,调解制度的法律发展机制。比较法学研究,1999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06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