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职权时严重侵犯人身权利,如以殴打等暴力行为造成公民身体伤害、司法工作人员对犯罪嫌疑人实行刑讯逼供或者使用暴力逼取证人 正当防卫权利呢?这显然是缺乏法律依据的。 再次,对于一般违法、损害轻微的职务行为,被害人面临这样的不法侵害,不宜提倡正当防卫。因为,作为被害人一般无法准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807.html -
了解详情
意志办事等,轻视民权,假公济私、专横跋扈,玩忽职守,蜕化变质等,这些必然会导致职务犯罪的产生。 3.忽视法制,轻视人权。一些手握国家权力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便利条件,这是职务犯罪产生的原因之一。 2.市场经济中的负面因素。目前,我们尚处于市场经济建立初期,规范企业行为、经济行为和市场行为的各种法律法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568.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的拟制,具有特定法律身份的人享有特殊的权利和承担特殊的义务,他们某些职务行为构罪的范畴与性质都受到刑法的明文规制。在共同犯罪中,法律身份 这是非常武断的作法。 实际上,作为犯罪的主体,身份人员与无身份人员对共同犯罪行为性质都有影响力,并不存在着身份人员拥有优先决定权问题。共同犯罪性质如何,关键还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296.html -
了解详情
第4条还规定:人民检察院其他业务部门在实施法律监督工作中,发现涉嫌职务犯罪行为的,报经检察长同意,可以进行初查。这就意味着检察机关的业务职能部门 [N].检察日报,2007-9-9(3). {5}西安市人民检察院协调指导处课题组.改进职务犯罪案件线索管理与规范初查工作的思考西安市反贪线索管理及初查工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234.html -
了解详情
对国家的极端危害性有了明确的认识。所以,理论界提出,应将国家机关公职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列为贪污罪侵犯的客体,这样才能反映出贪污罪危害的实质,有利于 具有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目的。所谓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目的,是指行为人利用职务非法控制公共财物后,希望最终转移公共财物的所有权,使所有权的真正享有者永久性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9913.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的村务,而非公务。当村官对土地征用补偿费的集体账户进行管理时,其职务行为同时指向两个对象:土地征用补偿费和农村集体资金,其在行使这一职务 》[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47页。 ⑼徐清、许建新:《村官职务犯罪职能管辖冲突亟待解决》[N],《检察日报》,20090821(3)。 ⑽游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9857.html -
了解详情
独立罪名。第388条规定与第385条规定的公务受贿罪,虽然犯罪主体相同,但行为特征明显不同。前者不是直接利用本人职权,而是利用本人职权或者地位所形成的 多少等方面处于不确定的状态,国家工作人员斡旋受贿,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行为为请托人谋取这种利益的,便属于谋取不正当利益。 斡旋公务受贿罪是通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965.html -
了解详情
、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索取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情节严重的行为[6].国家机关成为犯罪主体,从这一规定本身看没有什么问题,但在司法实践中, ,不兑现约定等情况,对这两种情况,有人认为,这种利益的实现在将来的职务行为能否真正实现我们可以在所不问,均不影响此罪的成立[16].也就是不还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892.html -
了解详情
提供合适的施工和操作条件等)。雇主在上述任何一方面存在问题,即应对其雇员的职务行为负责。不过这种过错,主要表现为选任监督上的过失,如雇主故意指使雇员侵害 存在的过错,从承担民事责任的角度考察,得视为雇主的过错,另一方面,雇员的行为须受雇主的监督,就执行雇佣任务而言,他只是雇主借以扩大自己活动范围的工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997.html -
了解详情
财务报表信息遭受损失时,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应承担的民事赔偿责任。注册会计师的职务侵权责任问题,从20世纪80年代的诉讼爆炸以后,在许多国家都成为一个热点 、补偿受害者的损失,它已经没有了过错责任的教育、惩戒功能。而会计师职务侵权行为的建立,旨在教育、惩戒审计作假者,并给受害者损失予以补偿。同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338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