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作品,不论是否发表,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可见,我国著作权法施行作品版权的自动保护原则,即创作产生版权,发表不是版权产生的前提, 侵权行为,这当然可以成为科研不端行为的解释依据。 第二,合作作品规则。《著作权法》第13条规定:两人以上合作创作的作品,著作权由合作作者共同享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396.html -
了解详情
财产权行使、存续及取得方式适用特别法的规定。为此,意大利又分别颁布了著作权法、商标法、专利法、植物新品种保护法、商业秘密法、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保护法等专门 远,因此二者之间常常发生权利的冲突。还有一些知识产品如外观设计既可能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又有可能取得外观设计专利权而受到专利法的保护,还有可能注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096.html -
了解详情
滥用在知识产权自有其特殊的意义。此处试从比较法角度作一探讨。 法国著作权法学理认为:精神权利是不得任意行使的,他人得援引滥用权利原则予以限制[16] 总论》,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242页。 [13]参见韦之著:《著作权法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4月版,第141页。 [14]此处讨论就物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6266.html -
了解详情
违反了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法律禁止其出版和传播因而不能得到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不适用著作权法保护的情形是指虽有合法性,但欠缺独创性或进入公有领域而不 ;时事新闻只是单纯反映一定客观事实的存在,无需多少创造性劳动,因而不属于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范围。 (4) 历法、通用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这些之所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5659.html -
了解详情
,署名权被表述为表明作者身份权(the right of claim authorship)。我国《著作权法》第十条第一款第二项规定,署名权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 依据《民法通则》有关姓名权的规定,禁止他人假冒其署名,但是既然《著作权法》对该行为作了规定,我们也可以认为禁止他人假冒署名的行为也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5943.html -
了解详情
而作品之所以成为作品的核心要件在于其具有独创性,因此,判断微博是否能够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在于其是否具有独创性。 之所以会有这种疑惑,主要在于博客的字数限制 博的主要功能在于信息分享,因此这种转发符合微博世界的游戏规则,应当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存在著作权法律隐患的是直接引用行为,及以原创微博帖子表现出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3901.html -
了解详情
里使得公众权利、传播者利益和作者利益冲突激化的症结,尤其当技术保护措施进入《著作权法》,增强了对著作权的保护,却阻碍了合理使用权的行使。 考虑到近年来网络 一方案涉及与国际公约的关系及国内法的修改,并非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目前,我国《著作权法》第32条规定,作品(在报刊、杂志)刊登后,除著作权人声明不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1693.html -
了解详情
通过的《知识产权协定》也明确要求缔约方将计算机程序作为文字作品予以保护。 以著作权法保护计算机程序具有以下特点:1、该保护在国际上已达成共识,有助于在世界 简捷,所以计算机程序能迅速及时地获得保护;3、在诉讼中,权利人可根据著作权法迅速有效地采取控制盗版的措施。因此,将计算机程序作为文字作品保护,应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8099.html -
了解详情
种积累,通过全社会共享创造性成果而得以丰富与发展。因此,与“所有权利保留”相对应,知识共享组织倡导“一些权利保留”(SomeRightsReserved),也即在现行著作权法的框架下,通过免费向权利人提供一系列经过精心设计、合理安排的许可协议(即知识共享许可协议,简称CC许可协议),由权利人自己来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7769.html -
了解详情
,隶属于国家出版局,具有著作权集体管理职能。依据2001年9月通过的《著作权法》规定:著作权人和与著作权人有关权利人可以接受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行使著作权或者与 解决数字图书馆版权纠纷的一项措施在国际社会已经引起普遍重视。将其纳入著作权法保护范围是国际社会的一种发展趋势。所谓公共借阅权,又称图书馆补偿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19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