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件要素的重合性和延展性,是本罪转化为转化罪的法律条件。假若两个犯罪的构成要件要素之间不存在任何重合的地方,也没有延展的可能,则不可能形成转化犯形态,法律也无法 由于携带凶器,刑法规定转化为抢劫罪。(注:初炳东、许海波、刑书恒:论刑法中的包容犯与转化犯,载《法学》1998年第6期。)笔者认为, 这一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754.html -
了解详情
第242 条把意图自己不法所有作为盗窃罪的构成要件要素;英国1916 年盗窃法也把永久取得他人财物的意图,作为盗窃罪的成立条件;瑞士刑法第137条则把为自己或第 认为,非法占有目的不是盗窃等取得罪的构成要件,只要有故意即对侵害占有的事实有认识,就具备了犯罪的主观要件。因此,窃取他人财物尽管只是为了一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629.html -
了解详情
行使刑罚权的行为。因此,这种行为也是符合刑法所规定的具体犯罪的构成要件的行为。既然如此,按照构成要件的推定机能,上述行为也应当说是违法行为才合乎逻辑。但是, 了大半。[8]这一点,只要简单回顾一下德日的构成要件的发展历史,就能明白个中道理。 在德国,最初展开构成要件论的是贝林格。他认为,只有符合类型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680.html -
了解详情
明罪状,是指在罪刑规范中对具体犯罪的构成特征作了详细描述的罪状,但即使详细描述,成文法依然难以提供完备的构成要件。如刑法第385条第一款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 封闭的构成要件,否认一切制定法所规定的构成要件都有开放的一面,又失之于局限。威氏的理论是以新古典犯罪论为基础而展开的。〔 〕古典犯罪论认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076.html -
了解详情
的不可收买性已经荡然无存了;只有当国家工作人员拒绝贿赂时,才维护了职务行为的不可收买性。许诺既可以是直接对行贿人作出,也可以通过第三者转达给行贿人。 受贿罪的刑事法网。在刑法对受贿罪的构成要件未作出进一步修改完善的情况下,这种适用解释在刑法法理上既能自圆其说,又符合打击贿赂犯罪的实际需要,因而是比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5918.html -
了解详情
违法性认识的可能性,是追究故意犯罪责任的要件。鉴于我国刑法及刑法理论中并不存在与犯罪构成要件相并立的责任要件,违法性认识只能是故意要件。我们对责任说持否定态度 能完全站在国家权威主义及法律工具论的立场来作出判断。我们首先要讨论的是什么样的行为才构成犯罪的问题,而不是构成犯罪的行为人怎样不使其漏网的问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381.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必须同时具备违法性与有责性。[⑥]虽然早期的构成要件理论并不关注人的主观意志对犯罪的影响,仍然没有将犯意作为犯罪的构成要件,如贝卡利亚强调法律不惩罚 要素确定了下来。[⑧]同时,近代相对意志自由论的发展也为罪过成为犯罪的构成要素奠定了坚实的哲学理论基础。随着近代刑法以包含故意和过失两种罪过形式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354.html -
了解详情
目的。 可见,如果离开刑罚所体现的社会关系,离开刑法的迫不得已原则,刑法的任务、刑法的基本原则、犯罪的本质、犯罪的构成要件和刑罚的目的,都无法得以合理的解释 刑法(总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陈忠林:论犯罪构成各要件的实质及辩证关系[J],刑事法评论2000年第6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0714.html -
了解详情
有机统一, 尤其四个构成要件是整体分割而来的, 行为的构成要件也是犯罪的构成要件, 在追寻犯罪的要件的过程中, 难免无形之中形成一种先入为主的有罪判断。 判断判决结果是否公正的标准无非是刑法的人权保障功能和社会保护机能的实现与否。否则, 则意味着这一理论在安全性上存在着缺陷。 四、余论 通过逻辑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8778.html -
了解详情
在经济犯罪类型当中,数额(数量)无疑是犯罪定量的最佳表现。刑法规定数额(数量)为经济犯罪的构成要件,能够比较明确和准确地反映其社会危害性程度。如果以概括性 ,载《法学评论》2003年第1期。 [10] 参见张明楷:《论刑法分则中作为构成要件的情节严重》,载《法商研究》1995年第1期。 [11] 参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875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