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为目的,由检察机关代表国家行使公诉权,追究犯罪分子的刑事责任。而在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原告诉讼的目的,一般是为了维护其个体私益免受侵害。比如我国 《法商研究》2008年第6期。 [5]参见张艳蕊:《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研究兼论民事诉讼机能的扩大》,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2-23页。作者认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628.html -
了解详情
调解现象,经法院调解后原告撤诉甚至成为一些法院行政案件主要的结案方式。立法上的禁止与实践中大量运用的悖论现象确实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究。 经过考察,笔者认为, ,案件事实不清在审判中是不可避免的。这就需要证明责任与证明标准来解决。然而,与民事诉讼不同的是,行政诉讼争议的事项不仅仅需要法院在原告与被告之间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400.html -
了解详情
能追究其刑事责任。如某地检察院督促国土部门起诉开发商违法占地,久拖不诉。 二、民事公诉制度的概念、特征及现行立法不足 民事公诉是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诉讼的简称,是 机关代表国家参与民事诉讼,作为控诉方与被诉方处于平等的诉讼地位,其作用在于把违法行为提交给法院,由法院依法审理裁判,并在诉讼中承担证明其主张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363.html -
了解详情
当事人放弃、让渡部分权益为代价,调解者不需要对案件作出客观公正的裁判,查明事实,分清是非的责任大大降低,在民事诉讼中的使用率高达50%以上。 [15]法官主持的调解 《中国法学》1999年第3期。 {5}蔡彦敏:《从规范到运作论民事诉讼中的检察监督》,载《法学评论》2000年第3期。 {6}许海峰主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090.html -
了解详情
但是,检察机关不应过多地干预法院对案件具体事实的审理过程,例如对某个具体证据的证明力的审查和判定。毕竟民事案件的最终裁判权属于法院而不是检察机关,所以,对于 论要》,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08页。 [4]汤维建:《论检察机关对民事诉讼的诉中监督》,《检察日报》2008年11月3日第3版。以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069.html -
了解详情
辩护职能的 辩护人和犯罪嫌疑人。如果法律不明确规定各诉讼主体的证明责任,则证明活动便会陷入紊乱状态,诉讼活动就无法进行,当然就不可能查明案件事实真相。举证责 为前提的。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类似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倒置的现象最有可 能出现的情况是:一、有一定的基础事实;二、这种基础事实可推出合法与非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257.html -
了解详情
无法证明的风险由当事人承担。因此法官在大多数情况下事前并不知道 当事人是否提出证人,证人是谁,要证明什么。而我国民事诉讼结构属大陆法系,证人作证是对国家的义务 宣誓后的伪证行为应从重处罚,予以罚款、拘留等; 对于严重妨碍民事诉讼的伪证行为,按伪证罪追究刑事责任。与此相关,建议刑法第三百零五条修改为: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211.html -
了解详情
的授权行为;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的承担要以公安部门的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为依据等等。在这个大背景下,传统民事诉讼中的部分普通民事纠纷也因为行政行为的 行政行为是行为人行使某项民事权利的依据,在民事诉讼的过程中,当事人为了证明请求司法保护的民事权益的合法性,必然要提供具体行政行为加以证明。具体行政行为是证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9019.html -
了解详情
无法证明的风险由当事人承担。因此法官在大多数情况下事前并不知道当事人是否提出证人,证人是谁,要证明什么。而我国民事诉讼结构属大陆法系,证人作证是对国家的义务, 宣誓后的伪证行为应从重处罚,予以罚款、拘留等;对于严重妨碍民事诉讼的伪证行为,按伪证罪追究刑事责任。与此相关,建议刑法第三百零五条修改为: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377.html -
了解详情
。法官应从诚实信用原则出发,或迅速终结程序、避免不必要的讼累,或在确定证明责任分配时作出对实施这些行为者不利的处理。(3)对于当事人翻悔自认,或者毁灭证据、隐匿证据、胁迫或贿买他人作伪证等行为。除依照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处罚外,还应在事实认定等方面作出对其不利的判断。 3、公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21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