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商榷: 首先,承认不具备刑事责任能力与具备刑事责任的人可以成立共同犯罪,并非是需要法官对每一个犯罪嫌疑人是否具有是非辨别能力进行个别化考察,而是说,除非犯罪嫌疑人 ,假定事后查明丙的死亡结果是由甲的行为所导致的,根据通说得出甲承担故意伤害(致死)罪的责任没有问题,但乙应承当什么责任,通说可能会给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4488.html -
了解详情
的东西,是死刑支持的强烈动力,因为犯罪本身伤害了我们的道德情感,我们无法容忍严重的犯罪不适用死刑,尤其在故意杀人犯罪中。可以看到国情问题的本质就是主张对道德的 这个概念是不确定的,我们无法确切地知道什么是民愤而什么不是民愤。或许,有人可以指出说当我们的民众对某件事情发表出强烈不满的时候,民愤就在这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162.html -
了解详情
的暴力,而最狭义的暴力的最高形式,通常认为是故意的杀人和故意的伤害。 那么,第三款所说的暴力犯罪是指什么样的暴力犯罪?如果从暴力犯罪的前置定语之一 犯罪本身也有暴力程度问题,而且,显然不能说只要达到该种犯罪程度,无论针对什么性质的暴力犯罪都可以实施防卫,因为从以上分析可见,并非对所有的暴力犯罪都存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081.html -
了解详情
2、加拿大 :法律规定凡酒后开车者,罚款1470美元、监禁6个月,造成人身伤害的监禁10年,造成死亡的监禁14年。 [2] 3、俄罗斯 :法律规定司机酒后 双黄线,这时就是预见到会与对面的汽车相撞,却对危害后果采取了放任态度,是故意行为,定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并无不当。 [8] 从另一起交通肇事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8112.html -
了解详情
的有关条款来确定罪名,符合什么罪的构成要件就定什么罪。 关于防卫人在防卫过当情况下的罪过形式问题,存在着四种不同的意见:一是故意说。认为防卫过当 时,不能定“防卫过当罪”,也不宜采用防卫过当“致人伤害罪”、“伤害致死罪” 和 “ 致人死亡罪”,或者是在上述罪名之后附加以防卫过当。应当根据防卫过当的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7708.html -
了解详情
?b)在最大限度考虑了有利于罪犯的可以减轻罪行的条件之后,该犯罪行为有什么情况使其除了死刑没有其他的惩罚方式可以选择?但是,惩罚的功能在于通过给予一个 进步迅速 2、印度刑法典391个分则条文中只挂了10个死刑条文(其中8个是针对故意杀人),我国刑法典351个分则条文中有68个死刑罪名,乃前者7倍,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3432.html -
了解详情
正予梳理之紊思困惑,不言而喻,亦困扰着诸法律概念。不妨想一想一个基本问题:什么是法?君将发现,有些论著的作者会告诉你,法乃一种不同于麻省或英国 某些免责案件中,恶意可能意味着一种实实在在的险恶动机,此种动机可能使得某种故意伤害成为非法,而本来它是可以这种或那种重大公共利益为屏免责的。一天,当我向一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6986.html -
了解详情
广义的性骚扰既包括属于刑事范畴的强奸罪、强制猥亵妇女罪、强制侮辱妇女罪或其他造成身体伤害的暴力动作或异常行为;狭义的性骚扰包括语言骚扰、性挑逗、性胁迫。[52]还有人认为 家里的男人明白几分事理,倘若骚扰你的男人说得有鼻子有眼,什么是你先勾引他啦,什么你约他出去或者你送东西给他,做丈夫的若是在话里能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347.html -
了解详情
不得不构成故意伤害罪的教唆犯。但是,无论故意杀人罪还是故意伤害罪,其对象显然是指他人,因此,在被害人嘱托他人杀死或者伤害自己时,并不存在受保护的法益,或者说,自杀 ,就有判例判定行贿行为作为对向行为不具有可罚性。但立法者意思说受到了批判:一是,什么是不可罚的必要性参与行为,应该说界限不明确;二是,立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962.html -
了解详情
判断是事前的还是事后的判断?(3)判断违法性的逻辑顺序是什么,是沿着行为一结果的顺序思考问题,还是仅仅根据结果就可以得出行为违法的结论?(4)违法性判断与 、推搡被害人、打人耳光等诱发被害人死亡的,都可能被错误评价为故意伤害罪,这明显是不妥当的。[24] 行为无价值论如此思考问题,并没有否定刑法的任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758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