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文化差异在合同制度方面也可以反映出来。西方由于市场经济的时间较长,所以,西方的商业合同文化最大的特点是承认‘及时兑现’标准。合同不允许在实践上拖延, ,其意思表示必须让物权法律关系的义务人获知,因而只能通过法律的直接规定或者其他技术上的措施让这些公众得知。这便是公示。进而法律选择了交付和登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332.html -
了解详情
此即次序同等原则。我国《担保法》第 54条第二项规定,抵押合同未登记的,按照合同生效时间的先后顺序清偿,顺序相同的,按照债权比例清偿。抵押物已登记的先于未 存在的权利,法律也不能加给后一抵押权人漫无边际地去查知那些没有公示表征的抵押权的义务。因此,采用设定在先原则容易导致后一抵押权人遭受不测损害,不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232.html -
了解详情
但这并不等于物权不具有排他性,不等于在此种物权上得再行设立与之相冲突的其他物权(所有权未经公示,不等于可以在其标的上再行设定一个所有权以至出现两个所有权的并存; 为以下四方面:(1)在同一物上设定数个抵押权时,抵押权成立时间的先后决定其顺位,先成立的优先受偿;(2)抵押权与地上权并存于一物时(以设定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910.html -
了解详情
该行为不仅需要双方当事人就移转物权达成意思表示一致,还需要依法进行物权变动的公示,在动产为交付,在不动产为登记。物权变动在交付或登记时生效。 行为,也应区分三种行为,十分牵强附会。总之,我们认为正在制定的物权法应继续沿用我国现行民法的规定,而不宜采用物权行为理论”[36] 暂且不论王利明教授所指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884.html -
了解详情
立法(即物权法)至今尚未制定出来。这样就给经济和司法实践带来了大量问题。 我国的立法机关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而且下决心要在近期内制定出物权法。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经过如此长的时间,所有权人不管它,不去主张他的权利,在法律上就规定由占有人取得。但在实践上时效取得的意义不大。 这些是公示原则例外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612.html -
了解详情
变动的生效不但需要双方当事人债权法上的意思表示一致,而且需要公示作为其生效要件。瑞士民法典第656条第1项规定:“取得土地所有权,须在不动产登记簿登记。” 权利变动才能从时间上和法律效力上做出清晰的判断,从而对于处理复杂的交易行为建立科学的根据。[2] ??? (二)物权公示原则 物权公示原则是物权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129.html -
了解详情
利益,形式主义立法为了第三人交易安全利益,而规定不公示不发生物权变动的效力。无形之间造成了两种利益的对立。应该说,即使没有进行公示,当事人之间的物权变动 交易安全与交易效率、内部性与外部性的两类财产流转中的紧张关系,意思主义与形式主义采取了两种不同的解决方式,并且经过长时间的理论积淀,形成了各自的理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881.html -
了解详情
快捷,因此不可能要求交易当事人在从事交易之前,花费许多时间和精力去调查了解标的物的权利及变动状态,了解交易的对方是否有权作出处分,否则不仅会使交易难以迅速达成 或用途的物。动产的公示以占有为原则,登记为例外。以登记为公示原则的动产,如航空器、船舶等,适用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的规定。 自近代以来,物被区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40544.html -
了解详情
依法取得票据的行为是否有效?我国《票据法》对此没有明确的规定,但《民事诉讼法》中规定公示催告期间转让票据权利的行为无效。显然,因为权利人挂失止付,即使第三 票据的善意取得制度,我国《票据法》第十二条虽规定了票据的善意取得制度,但缺乏具体的规定。因此,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我国需要进一步完善票据的善意取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52367.html -
了解详情
与撤销的条件、程序上作出严格限制。 立法例上, 以意大利、德国为代表的契约变更规定相对宽松、自由, 并无时间限制;而以法国为代表等国家则对契约的变更程序 学术界大致有以下两种意见:一种是推荐采取德法以及我国澳门地区民法典规定的通过公证机关进行公示;另一种是参考日韩等国实行登记制度。 夫妻财产约定协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5079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