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家庭暴力绝不是家务事,而是一种法律予以制裁的行为。 本文试就家庭暴力内涵、危害、成因、预防与对策等方面谈一些拙见,以期人们从法律、社会、心理 丈夫的冷落和歧视。 2. 立法不完备和法律的可操作性不强是家庭暴力滋生的法律原因。我国目前尚无明文惩处家庭暴力法律规定,虽然《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40991.html -
了解详情
的渎职犯罪尤为引人深思。鉴于此,本文着眼于药品监管渎职行为的现实危害,立足民生诉求,拟就药品监管渎职行为单独成罪及其罪刑设定等有关问题展开探讨。 一 。公众对政府监管药品安全能力和药品风险控制能力的强烈质疑,将会引发立法机关对药品监管渎职行为的专项评估,只有依靠刑法强大的威慑力强势介入对药品安全监管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2639.html -
了解详情
死刑转变为强化死刑。例如我国学者指出:我们所称坚持少杀的死刑政策,在立法上均已无有效保障,《刑法》、《刑事诉讼法》为贯彻少杀政策而确立的限制性制度 事实的证明必须达到证据确实、充分:(1)被指控的犯罪事实的发生;(2)被告人实施了犯罪行为与被告人实施犯罪行为的时间、地点、手段、后果以及其他情节;(3)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4979.html -
了解详情
所谓职务犯罪,通常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严重危害国家机关正常活动或侵犯公民合法权益的行为。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主要包括三个类型: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 的入罪标准。只要实施贪污、贿赂行为的,无论数额多少,都应以犯罪论处。现在我国立法对这两类犯罪的定罪都有数额要求,而且标准明显高于普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2667.html -
了解详情
【出处】《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 【摘要】宽严相济既是刑法立法政策,也是刑事诉讼立法政策,刑事诉讼立法的滞后严重影响了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实现。修订 非监禁化的必要性,即宽是基础、是前提。只有当于行为性质、危害程度及行为主观恶性和人身危险性诸方面考虑,均不应轻缓处理时,才会考虑犯罪化和施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5605.html -
了解详情
化适应国际趋势。借鉴西方国家治理酒驾行为的立法经验时,过于强调制度的支配力而忽视了实践或者民情的决定力。酒驾入刑的西方经验移植到中国,制度设计固然重要 上的危害结果,对该醉驾行为的定罪量刑不产生影响。危险驾驶罪的成立并不要求具体危害结果的出现,而我国刑法中有关交通肇事罪的规定为: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02221.html -
了解详情
在研讨会发言中谈到,将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有效衔接视为遏制危害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管理秩序违法犯罪行为的一项至关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机制已成为广泛共识。建立食品安全的 入罪门槛高,刑事打击难,有效打击食品安全犯罪首先应完善食品安全的刑事立法。我国刑法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足以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严重食源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1051.html -
了解详情
要求极高的确定性和可操作性。分析中国现行刑法对有组织犯罪的规定,有组织犯罪应包括有组织行为的共同犯罪、共同犯罪中的聚众犯罪、集团犯罪、黑社会性质组织 12月22日中国日报网站报道。 [8]参见康树华:《当代有组织犯罪与防治对策》[M],中国方正出版社1998年版,第1213页。 [9]参见赵秉志、于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9553.html -
了解详情
要求极高的确定性和可操作性。分析中国现行刑法对有组织犯罪的规定,有组织犯罪应包括有组织行为的共同犯罪、共同犯罪中的聚众犯罪、集团犯罪、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 年12月22日中国日报网站报道。 ⑻参见康树华:《当代有组织犯罪与防治对策》[M],中国方正出版社1998年版,第1213页。 ⑼参见赵秉志、于志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9547.html -
了解详情
方式的问题剖析 犯罪是类型化的社会危害行为,成立犯罪和适用不同幅度的刑罚,需要在立法上针对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进行量化的评价。数额、轻伤、重伤、死亡等结果 辨思》,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页。 [26]孙国祥:社会危害性的刑法地位刍议,载《江海学刊》2008年第4期。 [27]参见储槐植、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582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