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况可谓瞬息万变。法律将肇事人的有责性定位于对危害行为和法益的认识,符合期待可能性原理;对于危害行为所引起的具体损害后果,行为人往往是无法预料的,因而将其排除在有责性考察范围,同样符合期待可能性原理。本律师在此进一步认为,我国主流“交通肇事人对于造成的事故主观上属于过失”的论断也是错误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0338.html -
了解详情
无实质的法益侵害性的)行为在犯罪成立上予以堵截;(2)犯罪构成的第三要件即有责性中,通过期待可能性理论的运用将那些符合犯罪成立的前述二两要件而缺乏期待可能性之(无实质的法益侵害性的)行为排除犯罪圈。如此一来,社会危害性与刑事违法性便实现了从初始的紧张向一体的和谐的关系演进。而在苏中两国,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0870.html -
了解详情
表达方法。 (7)其他问题。本阶段学者们关注的还有因果关系与刑事责任的关系,期待可能性理论与刑事责任,证券法中的刑事责任,未成年人犯罪、侵犯知识产权犯罪、保险 刑事责任的合理根据,从而将刑事责任理论的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境遇。特别是期待可能性理论与刑事责任、雇佣犯罪中的刑事责任等等在刑法学的研究上都具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549.html -
了解详情
严重侵害的那一部分社会关系;不作为形式的危害行为只有在行为人有义务实施某种特定法律义务,能够履行而不履行的情况下才构成犯罪;只有具有特殊身份的人才能构成具体身份犯的实行犯;期待可能性在犯罪论中的产生及确立等均是刑法人道主义的实行犯;期待可能性在犯罪论中的产生及确立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324.html -
了解详情
的一般要件如社会危害性(法益侵害性)、刑事责任年龄、刑事责任能力、违法性意识、期待可能性等,分别放入违法性和有责性要件中。(刑法第条之罪的)特殊构成 的辩护理由(或异议),如精神病、未成年、正当防卫、紧急避险、违法性认识错误、缺乏期待可能性等,控辩双方没有必要在违法、有责一般构成要件上争辩。 (二)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567.html -
了解详情
的一般要件如社会危害性(法益侵害性)、刑事责任年龄、刑事责任能力、违法性意识、期待可能性等,分别放入违法性和有责性要件中。(刑法第条之罪的)特殊构成 的辩护理由(或异议),如精神病、未成年、正当防卫、紧急避险、违法性认识错误、缺乏期待可能性等,控辩双方没有必要在违法、有责一般构成要件上争辩。 (二)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542.html -
了解详情
年的短期利用率较多,而典权则多用于15年以上的长期利用。 4. 所有权取得之期待可能性 典期届满后,如果出典人不行使回赎权,或者出典人转让典物所有权时 传贳权禁止流质约款,因此对传贳权人而言,不存在能够取得不动产所有权的期待可能性。 5. 风险负担 在典权的存续期间内,因不可抗力的原因致典物全部灭失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051.html -
了解详情
有些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而不具备刑事违法性,对于前种情形可以根据刑法谦抑原则以及期待可能性理论等阻却行为的违法性或责任;而对于后种情形,例如对相对负刑事 对实质合理性的研究,大陆法系国家形式的违法性和实质的违法性、可罚的违法性、期待可能性、社会相当性等理论;英美法系国家传统的判例制度不仅是遵循先例原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4799.html -
了解详情
实践中,对于缺乏规范根据的超法规免责根据,例如,使用非过分要求性(也称期待可能性)作为一般性免责根据的做法,基本上就采取了拒绝的态度。[43]在现代刑法理论研究 第1卷),王世洲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680页。关于实践中拒绝期待可能性的典型例子,见[日]西田典之著:《日本刑法总论》,刘明祥,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418.html -
了解详情
而与行为人(或行为物)是否会出现在下一次犯罪现场有关,如果具有这种可能性(或称之为危险性),则应该适用保安处分。因此,本文基本上认为我国《刑法》 为什么在大陆刑法中确定行为人是否具有刑事责任时必须经过行为责任能力、违法性认识与期待可能性的判断过程的原因。刑罚应该和行为人的责任相符合,责任不同刑罚也不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79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