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由之三,1987年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关于被告人亲属主动为被告人退缴赃款应如何处理的批复》,其第1条规定:被告人是成年人,其违法所得都由自己挥霍 指行为人在主观罪过形式支配下所实施的犯罪行为,已经具备了刑法分则所规定的某种犯罪构成全部要件的犯罪形态,其认定标准是犯罪构成要件齐备说。受贿罪(包括商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440.html -
了解详情
。[ 5 ]那么, 在共有财物保管场合, 对财物加以侵占而剥夺其他所有人行使所有权的行为如何认定, 国内外的刑法学者给出了不同的答案。如盗窃说认为共同占有场合, 一 争议。笔者认为, 首先, 经济价值的存在是该物接受刑法保护的前提和基础, 因为犯罪是对刑法所保护的法益的侵害, 而法益实质上是利益的一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432.html -
了解详情
突出的问题便是,它无法合理地解释刑法中某些犯罪的罪过形式。 一旦坚持以结果作为认识内容核心的故意理论,如何认定如丢失枪支不报罪、擅自进口固体废物罪与 ,所谓犯罪构成的重要部分,无非就是危害结果、危害行为以及特定犯罪行为的附随情况,而行为对象、危害行为和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则没有逐一详细认识的必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421.html -
了解详情
的,依照本法第385条、第386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其法律后果为:犯罪行为一旦被认定为第385条、386条所规定的受贿罪,行为人依法可能被处以十年以上 最高人民法院法释(2000)15号司法解释,即《关于审理贪污、职务侵占案件如何认定共同犯罪几个问题的解释》(2000年6月27日通过)再次肯定了这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277.html -
了解详情
,真正做到既合理地保卫社会又实现刑法的谦抑价值。一个就是在通过人身危险性认定主观罪过时这一路径的合理性问题。从上述司法解释中可以看出,实施过包括 也存在着一个征表人身危险性的罪前客观行为如何被量化的问题。如2001 年4 月18 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规定:实施知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264.html -
了解详情
经济生活的适度性 在市场经济环境中,针对实践中出现新经济现象,刑法是否介入以及如何介入。如何发挥刑法对市场经济的保障作用,防止刑法的过度介入而变为市场发展的阻碍 原因(J).政法论坛,1987,(2). {38}唐稷尧.论经济犯罪行为的界定(D).西南政法大学2005届博士学位论文. {39}陈兴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106.html -
了解详情
。社会危害性固然可以作为立法者选择犯罪行为类型的标准,但社会危害性是一个充满价值评价意蕴的概念,裁判者若直接根据社会危害性来认定犯罪,则有易出入人罪、 通过价值判断予以确认。 法律判断形成的核心不在于从大前提到小前提的推论,而在于如何处理事实与规范以获得大小前提,这是法律应用的最困难之处。[41]找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093.html -
了解详情
伤害罪的基本界限;换言之,以暴力妨害公务造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重伤的,虽然是如何适用法律即是认定为故意伤害罪还是妨害公务罪的问题,但这不是两罪之间的界限问题 指出:过失不是故意的减轻形式,而是与故意不同的概念。与对应的故意犯罪相比,过失犯罪行为的不法内容与责任内容较轻。因为在过失情况下,行为人对法秩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760.html -
了解详情
活动或与业务活动相伴随的活动之内。 2.关于法人犯罪的处罚 关于法人犯罪的处罚,其困难之处并不是如何处罚实施犯罪行为的法人成员,而是处罚法人,即如何将法人 行为为基础,但并不以确定单位成员的行为构成犯罪为前提。换言之,对单位行为的认定,既可能以一个或数个单位成员的犯罪行为为依据,也可能是虽然单位成员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736.html -
了解详情
1:行为人误以为自己大量持有的是他人真实有效的信用卡,而事实上持有的是伪造的信用卡,如何处理? 设例2:行为人误以为自己伪造的是国库券,而事实上伪造的是企业债券 妨害信用卡管理的故意,因此,同一构成要件内不同行为类型间的故意不妨害犯罪故意的认定,因而不应否认故意犯罪既遂的成立。 关于同一构成要件内同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62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