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言论造成他人的声誉、职业、交易、商业活动都遭受损失时,该言论即构成诽谤。《纽约时报》不服两级法院的判决,上诉到联邦最高法院。直到1964 年3 月9 起诽谤县领导案,不得不让人思考我们究竟该如何正确处理这样一类案件。⑤从一些诽谤县领导案的处理结果来看,有的作了撤案处理,有的作了对诽谤者不利的有罪判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804.html -
了解详情
调解往往就是因为事实不清楚。如果当事人(至少是一方当事人)认为事实清楚,案件结果预期明确,或者认为法官能够做出判断,往往不存在调解的情况。双方对事实的 履行职责期限的规定?规范性文件没有规定履行职责的期限如何处理?对此类案件,实践中可能只能运用协调加以处理和解决了。 其次,行政诉讼法关于判决规定的问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400.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具体是如何规定的,法律所能实现的正义的有限性,自己又该如何讨公道等问题大都是模糊的,也不会去关心。所以才会有秋菊的困惑、群众的联名上书或围坐 严格遵守法律,亦即所谓的规则之治,不因当事人的特殊性而作出违背法律的规定的处理结果。法律的普遍平等性与法律的至上性是法治的根本要义。而诉讼过程中的人情化规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417.html -
了解详情
审判庭和行政审判庭按照民事诉讼程序和行政诉讼程序予以审理,对于民事与行政交叉的纠纷如何处理立法没有明确规定,相关司法解释也未对此提出周详的解决方案,审判实践中 立案。行政庭和民庭审理才能得到结果。人民法院在严格遵守法律规定的审理的情况下,大约需要两年时间。如果当事人对终审判决不服申请再审需要的时间会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8285.html -
了解详情
1995年7月3日最高法院在给山东高级法院《关于当事人就级别管辖提出异议应如何处理问题的函》(法函[1995]95号)中指出:当事人就级别管辖权提出管辖 ,亦要赋予当事人在受诉法院裁定驳回其管辖权异议时的上诉权,上级法院对不服管辖权异议裁定的上诉案件可以作出相应的裁定予以维持或移送。这样才能从程序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1020.html -
了解详情
海灯案的第一次司法解释之提法相同。二审法院改用李四光名誉的提法,与《海灯案如何处理的复函》及《审理名誉权案件解答》之提法相同。由于上述司法解释都有效,因此不 详述其论点及依据,无过于轻率迳信他人所言之情形,其主观上应有相当理由信赖该等研究结果,原告既未举证被告徒凭一己之见虚伪杜撰,即难认为所陈述之内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0248.html -
了解详情
了原判。在二审民事案件审理期间,其儿媳向市政府提起了行政复议,得到复议结果后仍然不服,又提起行政诉讼,请求撤销县政府为燕某颁发的桃政国用2001字 的相互渗透,导致民事行政交叉案件不断增加。当事人应当提起什么诉讼、法院又应当如何处理此类型的案件,在理论界和实务界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针对审判工作实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6620.html -
了解详情
宪法第77条规定,最高法院有权就诉讼程序、律师、法院内部规章以及司法事务处理等事项制定规则。[4] 对此,笔者认为,(1)批复更加接近198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 。(2)复议后,当事人对复议结果不服,又提起行政诉讼的,在诉讼过程中,法院对复议中已经审查过的其他规范性文件该如何审查呢?笔者认为,这时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4325.html -
了解详情
行动的东西,将其称为规则,或许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这种规则究竟是什么呢?它该如何表达,它是否有某种固定的称谓?如果它不是零碎的、偶然的,那它就一定 才可以解释,何以在州县审理中,虽未曾明言规则,案件的种类却是有限的,而处理结果则具有一贯性或一致性。 再以近房拨产规则为例,当事人和县衙对其意义心知肚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1455.html -
了解详情
追究行政人员的责任。因为行政人员以行政机关的名义代表国家行使行政权,是造成行政行为结果的直接责任人。,[6]而第二种观点则认为,行政问责的对象应当界定为广义的 规定了被问责的行政首长可以进行申辩,但是,却没有规定处理决定做出后如果被问责者不服该如何进行救济,是否有权申请行政复议或通过其它途径进行救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923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