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罪的问题作一探讨,以期对司法实践中此类问题的解决能有所裨益。 一、如何理解贷款诈骗罪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刑法第193条规定,贷款诈骗罪表现为以非法占有 合法取得贷款后,没有按规定的用途使用贷款,到期没有归还贷款的,不能以贷款诈骗罪定罪处罚;对于确有证据证明行为人不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因不具备贷款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033.html -
了解详情
《刑法》第270条是1997年刑法增设的关于侵占罪的规定,该罪名的确立吸收了国外有关的立法经验,填补了我国侵占刑事立法的空白,有利于打击侵占他人财产所有权的犯罪。根据《刑法》第270条之规定,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自己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4455.html -
了解详情
相威胁的,依照本法第263条的规定定罪处罚。该条规定在理论上被称之为转化型抢劫罪(亦称准抢劫罪)。关于转化型抢劫罪的司法认定在理论界和实务界一直是一个 :通说认为行为人实施盗窃、诈骗、抢夺行为,一般认为非法占有数额达到较大才构成犯罪。这里笔者要提醒的是刑法规定多次盗窃可以构成犯罪,所以盗窃数额未达较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2139.html -
了解详情
实现自己的债权,属于民事违法行为。 这一结论可以推而广之:在财产型犯罪中,对象为他人非法占有的自己之物时,不以犯罪论处较妥。2002年第4辑《 此种使用窃盗,由于不符合非法占有的主观要件,不成其为刑事不法行为,究其实质为民事不法行为,可引起损害赔偿之债。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942.html -
了解详情
能力,但不能反映挪用人产生了非法占有的故意。因此,这一规定的不合理性是显而易见的,没有被修订后的刑法所吸收。修订后的刑法实施以后,判断挪用公款是否转化为 改判陈某无期徒刑。 苗:刚才谈到过,修订后的刑法摒弃了关于挪用公款数额较大不退还的以贪污论处的规定,但实践中有的案件反映,确有少数行为人有能力归还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6704.html -
了解详情
占有的行为可以定罪处刑,而归他人非法占有的行为就不能治罪的话,则无异于为职务侵占行为大开方便之门。这种判断既有悖于刑法的目的性,也不具有法律解释上的合理性 财物;刑法第九十一条关于在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集体企业和人民团体管理、使用或者运输中的私人财产,以公共财产论的规定就是相关例证,在此不予复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6456.html -
了解详情
工作方法不当,不影响认定被扣押物品已经处于公安机关的实际控制中。而依据刑法第九十一条第二款的规定,在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集体企业和人民团体管理 效益的最大化。再如,行为人能否为了保护自己非法占有的财物而实行正当防卫?如果回答是否定的,就意味着承认侵害行为的合法性,但这显然不妥。如果回答是肯定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6266.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如果构成,是盗窃罪还是侵占罪?是否应受处罚?本案的价值何在? 按照刑法中关于犯罪的定义的规定,一种行为是否构成犯罪,要看它是否满足三性,即社会 要求行为人退还或交出财物,而行为人拒不退还或交出,表明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的故意,这才属于刑法上的拒不退还或拒不交出;另一种观点认为只要行为人的行为表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902.html -
了解详情
人的财物被他人非法占有,所有权人夺回财物的场合,是不构成抢劫罪的,这一点得到绝大多数学者的认同。[22] 司法解释上也肯定了这一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抢劫、 其他犯罪的,依照刑法的相关规定处罚。就是对这一思路在司法解释上的明确表述。对于所输赌资或所赢赌债尚且如此,那么对于被他人非法占有的自己的正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4057.html -
了解详情
颁发的《办法》第4 条第2 款的规定,且达到数额巨大程度,应构成《刑法》第167 条之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31 关于保底条款所谓保底条款,是指 呢? 大体上有以下四种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应构成集资诈骗罪。因为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事实上也占有了差价款,并采用了代理股权买卖这种变相发行股票的方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33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