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问题规定在部门法当中,并以法不溯及既往为原则。对溯及力问题探讨最多的是刑法领域,刑法中法不溯及既往原则的确立是 罪刑法定的推演、从罪刑法定的原始意义 旧法的效力于不顾。刑法上的罪刑法定、行政法上的既判力都是为了维护法的权威性。尤其在法制社会,法律的尊严是至高无上的,由于法 律的修改,而否定原来法律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8696.html -
了解详情
状态的社会危害性。如果采纳一些学者的建议,直接用贪污、受贿罪定性也是不恰当的,因为这存在证据问题,也有违罪刑法定等刑法的基本原则。既要不放纵犯罪,又 没有国家工作人员这一主体限制,司法机关即可以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治之。因此,建议立法机关对此项规定加以修改,将国家工作人员这一主体限制加以撤销,改为一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5530.html -
了解详情
来,司法机关在规范执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明显成绩,但为什么违法违纪问题和消极腐败现象在一些地方、一些警种和一些环节上屡禁不止,边反边犯。原因固然 面前人人平等;二是要求法院在刑事诉讼中更加严格贯彻罪刑法定原则和罪刑相适应原则,坚决反对有罪推定。随着法治的深入发展和人权事业不断弘扬,我国当代刑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0847.html -
了解详情
提高刑法典的科学水平,并给司法提供便于正确操作运用的法律武器。(《刑法修改研究综述》,赵秉志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P99-100。)《刑法》第 的法律后果,因此,必须由立法来完成,这是罪刑法定的必然要求。法定的罪行设计要落实到具体的案件中,使其具备可操作性。世界上没有任何两件事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131.html -
了解详情
的过程时现在仍然存在着理论上以及司法实务上针对挪用公款罪认定和处罚中的若干问题的激烈争论。从本文的相关论述,可以洞察到我国现行立法及相关司法解释之间相互 年刑法修订以后,明文规定了罪刑法定原则,突出了社会保护功能与人权保障功能的统一,尤其应当严格控制扩大解释,法律不完备的,应通过修改、补充法律来解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3418.html -
了解详情
完善。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罪刑法定原则 笔者认为,我国刑法中罪刑法定原则及有关规定应该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修订,以便和国际人权公约相协调。 1 较大时,才受刑罚处罚。在总则确立保护基础的情况下,分则应当修改相关的条款。 (二)未成年人犯罪 这个问题涉及的面较广,不仅涉及刑事实体法,还涉及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5380.html -
了解详情
不为过。 客观解释方法,是指在解释刑法过程中,基于对刑法的人权保障机能的重视,站在传统的罪刑法定的严格立场,主张对刑法根据其客观上可能具有的含义进行 但却通常并不是那些构成犯罪问题的东西。(P.155) 频繁修改刑法,使人们可以质疑立法的预见性、立法能力,使理论上坚守的罪刑法定堡垒部分地丧失意义,也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5201.html -
了解详情
确定性是罪刑法定原则之“法定化”的应有之义,但是当刑法明显落后于社会生活,难以保证新出现的社会问题得到公正的解决,而它的彻底修改时机又不成熟 常委会专属行使。司法机关无立法权,只能对检察审判工作中的法律适用问题作出解释,即司法解释。其次,阻碍了罪刑法定原则的贯彻实行。不可否认,主张不能依据立法原意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48.html -
了解详情
法定刑规定为:“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没收其财产的差额部分。”1997年刑法修改时,将其改为:“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财产的差额 效果,行为功利主义注重个别预防效果。报应和功利都有合理性的一面,只强调某一方面,显然有失偏颇。我国刑法中的罪刑均衡原则,又称为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即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801.html -
了解详情
权和审判权在运作过程中过度膨胀和扩张,同样会侵犯公民的自由和人权,因此,刑事司法权力法定原则必然覆盖程序层面,在实体的罪刑法定之外,另行强调程序的 ,司法机关不得僭越。就刑事诉讼法而言,程序法定原则要求凡是涉及刑事诉讼基本构造的问题,都应由刑事诉讼法作出明确规定,即刑事诉讼程序规则只能具有立法性质,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63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