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均衡,有时甚至会产生一些奇怪的结论。[ 17 ] 庄子邦雄在他旧版的《刑法总论》一书中采取的是主观说, [ 18 ]不过,也许正是因为考虑到主观说存在 。因此,将他人砍成重伤的行为对有些行为人来说,是可以认定为行为人自认为将刑法规定的杀人罪的杀人行为实施完毕,所以, 上例所述情况也可认为是实行行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4213.html -
了解详情
的充足,是既遂的特征。[14]意大利学者帕多瓦尼认为,当犯罪完全实现刑法分则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时,即既遂(Consumato)的犯罪。[15]韩国学者李在 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第49页。 [37]参见杨春洗等:《刑法总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86页。 [38][日]大塚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828.html -
了解详情
拘禁行为,后行者与先行者构成非法拘禁罪的共同正犯。 ______________ 参考文献: [ 1 ] [日]前田雅英. 刑法总论讲义[M] . 东京:东京大学出版会,1998. 417. [ 2 ] [日]小野清一郎. 刑评[M] . 东京: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285.html -
了解详情
不均衡,有时甚至会产生一些奇怪的结论。[ 17 ] 庄子邦雄在他旧版的《刑法总论》一书中采取的是主观说, [ 18 ]不过,也许正是因为考虑到主观说存在 。因此,将他人砍成重伤的行为对有些行为人来说,是可以认定为行为人自认为将刑法规定的杀人罪的杀人行为实施完毕,所以, 上例所述情况也可认为是实行行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0723.html -
了解详情
并不亲自动手实施的行为解释为该罪的实行行为。[11]我国台湾地区2005年修订的刑法第165条湮灭刑事证据罪规定:伪造、变造、湮灭或隐匿关系他人刑事被告 ;等等。 [16] 参见[日]曾根威彦、松原芳博等编:《重点课题 刑法总论》,成文堂2008年版,第248-249页。 [17] 参见[日]大塚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0969.html -
了解详情
》56卷1号(2006),第129页。 [144] 参见[日]松宫孝明:《プチゼミ⑧刑法总论》法学书院2006年版,第107页。 [145] Vgl. Philipowski, Steuerstrafrechtliche Probleme, in: Kohlmann(Hrsg.),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961.html -
了解详情
;但紧急避险则不排除社会危害性,只能排除违法性{11}275。但此后的苏俄刑法社会危害性和违法性的情况{9}171,并没有再对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的性质加以 泰,译.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41. {36}苏俊雄.刑法总论ⅱ(m).台北:大地印刷出版公司,1998:73. {37}杜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4393.html -
了解详情
,付立庆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05页;黎宏:《刑法总论问题思考》,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11页。 ⑻参见[日]川端 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00页。 (48)黄荣坚:《基础刑法学》上,台湾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12年版,第435页。 (49)前引(39)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67430.html -
了解详情
原则,(27)以限制国家公权力侵犯公民自由为出发点。(28)与之相反,积极的罪刑法定主义认为法律规定了就需要处罚,实际上采取必罚主义的态度,(29)以限制 教科书》,徐久生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167页。 ⑼黎宏:《刑法总论问题思考》,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4页。 ⑽参见刘艳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1411.html -
了解详情
招危险成立紧急避险,没有超出紧急避险构成要件评价 关于紧急避险的成立要件,尽管刑法理论界至今仍没有达成共识,[15]但是基于通说理论对紧急避险构成要件的界定,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21页。 [27][日]野村稔著:《刑法总论》,全理其、何力译,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248249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446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