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权的方式对法院的判决提出不同意见并要求其启动再审程序进行改判。(2)除了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情况外,进行再审的期限没有限制,大量的陈年旧案因而都可以 一方当事人的现象司空见惯;违反自愿原则的违法调解现象时有发生;两审终审之审级制度对当事人的程序保障不力;等等。显然,在强调应当强化法院判决的既判力效果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490.html -
了解详情
需要检察院履行扶弱济贫的民商事抗诉权。 其三、民商事抗诉再审与保障当事人的申诉权、申请再审权是一致的。法院内部的监督,往往难以摆脱 自己否定自己难 的抗诉数量与法院裁判数量相比,是微乎其微的,检察监督远不足以损害法院的权威;法院再审调解改判比例之高表明,抗诉监督确有存在的必要,有利于促进法院公正裁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509.html -
了解详情
[4].除合同法之外在物权法、人格权法、知识产权法等领域也必须贯彻诚信原则,例如当事人行使物权等权利必须符合诚信原则的要求,不得滥用权利造成他人的损害等。 再审程序,建立三审制度。我国发动再审的渠道不仅有当事人申请再审,还有法院依职权决定再审和检察院抗诉提起再审,而且再审没有审级和次数的限制。再加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123.html -
了解详情
、不予受理和驳回起诉的裁定书。 第一百一十五条 律师代理当事人申请再审和申诉,宜让当事人提供尽可能详细的一、二审诉讼情况,提交尽可能完整的证据材料 必宜提交的材料。 第一百二十五条 行政机关或者具体行政行为确定的权利人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前,有充分理由认为被执行人可能逃避执行的,代理律师可以根据委托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201.html -
了解详情
行使亦可以放弃的权利,是法律赋予并受法律保护的基本职权,我国法律规定当事人的民事权利受到侵犯,或者因为民事关系发生争议,有权进行诉讼。民事实体法确定当事人 没有对此作出明确的规定。因此被告上诉原告撤诉的不会影响上诉方的利益。 三、再审诉讼中原告能否撤回起诉 对当事人申请进入再审的一、二审案件,该当事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6580.html -
了解详情
再审立案事由不明确,导致立案审查理由无限。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九条规定了当事人的申请再审的5种情形,但由于这5种情形均非常原则,不易操作。 二是 对法院而言,由于审查期限不明,也是造成法院办事拖拉的一个重要原因。 对此,笔者建议将再审程序分为立案审查和正式审理两个阶段。立案审查阶段的任务是审查当事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5540.html -
了解详情
缺乏证据证明的”。基本事实是指对原判决、裁定的结果有实质影响、用以确定当事人主体资格、案件性质、具体权利义务和民事责任等主要内容所依据的事实。 三、 当事人约定或者法律规定的等情况。提起再审的当事人应当注意到再审申请书必须载明下列事项: (一)申请再审人与对方当事人的姓名、住所及有效联系方式等基本情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654.html -
了解详情
宝贵意见。 关键词:民事上诉 改革 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规定了上诉制度,上诉,是民事诉讼当事人对一审判决、裁定不服,在法定期限内,向其上一级人民法院要求重新审理的 申请再审,以维护生效裁判文书的效力,体现法律的威严。因此,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只限定为有新的证据的情况。因为,我们建立了三审终审的诉讼制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74.html -
了解详情
法定时限的要求,使生效的裁判始终处于不稳定的状态。民事诉讼法虽然规定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时效为二年,但对检察机关提起抗诉只规定是事后监督,却 检验。 (作者单位:江西省宜春学院两课部 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 参考文献: 章武生.再审程序若干问题研究[J].法学评论,载1995年第二期。 李浩《民事诉讼检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70.html -
了解详情
权是人民检察院依法对人民法院存有错误的生效民事判决、裁定按照法定程序提出抗诉引起再审的法律监督权。 长期以来,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的人民检察院主要或者说是只对刑事 法定时限的要求,使生效的裁判始终处于不稳定的状态。民事诉讼法虽然规定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时效为二年,但对检察机关提起抗诉只规定是事后监督,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6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