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如,我国民法中虽然要求债务人有还债的义务,但是债务人不清偿债务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呢?回答是否定的,因为虽然在民法中规定了债务人有清偿债务的 哲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30页233页 [⑨]参见马克昌主编《犯罪通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70页173页, [⑩]同4,同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2217.html -
了解详情
还是从法律属性上来说,都不可能作为强奸罪的实行犯而构成共同犯罪。当然,在法律要求由特殊主体才能构成犯罪的共同场合,非特殊主体虽然不可能成为该罪的实行犯 理论与司法实践》,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出版。 2、王泰:《论共同犯罪的概念及其本质特征》,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 3、汪保康:《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710.html -
了解详情
回扣的行为如何定性,实践中存在极大分歧。第一种意见认为,程某不构成犯罪。程某虽然具备国家工作人员主体身份,但其没有利用科室主任管理权限 的追诉标准不尽相同,事实上无法严格按照2001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执行。例如,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上海市人民检察院、上海市公安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884.html -
了解详情
另外一种情况下,主观目的决定违法性程度。在刑法中,把有无目的作为是否构成犯罪的标准。比如走私淫秽物品罪,不论出于什么目的,走私淫秽物品本身都是违法 ,主人在当场监视,占有关系没有转移。 占有关系是否转移以及如何转移,对于认定财产犯罪具有重要意义。在某些时候占有关系是否转移是较难认定的,占有关系是否转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376.html -
了解详情
几个可供选择的要件,但对于成立该罪而言,只要具备选择要件中的一个要件就足以成立犯罪,而不需齐备刑法规范中列举的所有要件。纵观刑法分则,此种情形比比皆是,很多条文规定 现场,且有效劝阻甲乙二人,三人则构成犯罪中止。这三种情况虽然都是修正的犯罪构成形态,不具备犯罪的基本构成,但由于甲、乙、丙盗窃的是某公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119.html -
了解详情
率),外国也是相当低的。例如,1995年至2004年几个发达国家的主要犯罪移送起诉率如下: [29]德国年均为51.69%、法国年均为28.63%、英国年均为 的前提下,如果解释能力低下,不能发现刑法用语可能具有的含义,必然导致原本构成犯罪的行为也不能受到应有的处罚。认为成年妇女与不满14周岁的幼男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6665.html -
了解详情
] 但是,现代刑法并没有完全排除在常识看来也是一种状态的持有(Possession)之构成犯罪的可能性。持有是支配、控制特定物品或财产的一种状态,以持有 的字面规定进行合理的解释。刑法文本是否明文规定明知等犯意要素,并非认定该罪构成要素不包含明知等犯意要素的实质性依据。这里,实际上存在着一个解释刑法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5350.html -
了解详情
面前,强行掐断已经生机勃勃的中国刑法学,再移植进一个完全没有生存土壤的德日犯罪论体系或其他什么体系,是否有舍本逐末之嫌? 一些学者可能认为,我国台湾地区与大陆 行为的评价而展开。然而在某些时候,可能出现一个行为虽构成犯罪,但根据行为人的主观情况,对其进行严厉处罚明显不合适的情况(如最近发生的许霆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535.html -
了解详情
面前,强行掐断已经生机勃勃的中国刑法学,再移植进一个完全没有生存土壤的德日犯罪论体系或其他什么体系,是否有舍本逐末之嫌? 一些学者可能认为,我国台湾地区与大陆 行为的评价而展开。然而在某些时候,可能出现一个行为虽构成犯罪,但根据行为人的主观情况,对其进行严厉处罚明显不合适的情况(如最近发生的许霆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534.html -
了解详情
要件之一。若行为人主观上没有故意或者过失, 不可能构成犯罪, 也就当然不可能构成经济犯罪。对于经济犯罪造成的他人损害, 也不存在按照公平原则判令该主体 市场主体的市场经营活动或者市场交易活动, 在订立合同过程中, 因缔约一方的经济犯罪行为而使合同未成立, 并因此而使缔约另一方遭受损失应该承担的民事责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67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