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行为。这个行为是在一个共同犯意的支配下所实施的。所谓犯意,不是指犯罪故意,而是指促使行为人共同实施危害行为的内心起因或意思决定。也就是说,共同犯罪与 夫.日本刑事法的重要问题:第2卷。北京:中国法律出版社,日本成文堂联合.2000:124126. {6}高铭暄、赵秉志.犯罪总论比较研究{M}.北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9223.html -
了解详情
的行为。这个行为是在一个共同犯意的支配下所实施的。所谓犯意,不是指犯罪故意,而是指促使行为人共同实施危害行为的内心起因或意思决定。也就是说,共同犯罪与 夫.日本刑事法的重要问题:第2卷。北京:中国法律出版社,日本成文堂联合.2000:124126. [6]高铭暄、赵秉志.犯罪总论比较研究[M].北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9190.html -
了解详情
的研究对于进一步推动和完善我国刑法具有积极作用。 (二)老年人犯罪问题研究 对老年人犯罪从宽暨免死是《刑法修正案(八)》的创新,自修正案草案拟定时即受到众多关注和 ,但对其行为所引起的公共安全的抽象危险仅存在过失。对故意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并故意引起公共安全的抽象危险的行为,应当认定为以危险方法危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7763.html -
了解详情
的研究对于进一步推动和完善我国刑法具有积极作用。 (二)老年人犯罪问题研究 对老年人犯罪从宽暨免死是《刑法修正案(八)》的创新,自修正案草案拟定时即受到众多关注和 ,但对其行为所引起的公共安全的抽象危险仅存在过失。对故意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并故意引起公共安全的抽象危险的行为,应当认定为以危险方法危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6882.html -
了解详情
日报》2010年6月8日,第3版。 [18]参见高立勇:从一起案例看故意犯罪的完成形态,载《检察日报》2010年10月12日,第3版。 [19] ,2011年1月11日访问。 [29]参见郝秀辉:中国航空刑法问题研究述评中国航空法学30年研究综述(二),载《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2117.html -
了解详情
和指导司法实践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当我们静下来理智思考这一问题时就会发现有关犯罪构成问题的研究说法或观点固然很多,甚至有许多已被普遍承认和接受,成为我们 的标准或规格叫什么,法律本身并没有直接规定,就像刑法对故意犯罪的规定并没有明确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一样,二者的区分只是刑法理论上的事情。但理论上的研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0845.html -
了解详情
后情节的把握,对正确定罪量刑关系密切。近些年来我国刑法学界对犯罪情节的研究予以充分关注,对一些问题如定罪情节、量刑情节、法定、酌定情节等进行了深入研究,但 人死亡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逃逸是指交通事故发生后 ,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责任故意逃离事故现场的行为,是交通事故既成后的后继行为。逃逸致人死亡在不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174.html -
了解详情
机关要认定的自然就是行为人对于此已经实际发生的具体危害结果是否可以认识的问题,而不再是行为人是否可以认识什么抽象的一般危害结果。而过于自信的过失 ,72. [3]储槐植。建议修改故意犯罪定义,法制日报[N].191,24. [4]贾宇。犯罪故意概念的评析与重构[J].法学研究,1996,(4)。 [5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763.html -
了解详情
共同犯罪的形式及共同犯罪人的罪责区分、罪数问题等一系列刑法基本理论问题,同时也涉及到故意杀人罪与故意伤害罪的区别、强奸妇女罪和奸淫幼女罪、抢劫罪、 的主题是新刑法实施以来司法实践中遇到的疑难争议问题。1999年年会的主题主要是刑法的适用问题和新型犯罪问题研究。中国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历来研讨的主题表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760.html -
了解详情
的是,不论已有的理论成果抑或现行刑法规定更多的是关注计算机信息系统而对网络问题却少有专门探讨。在计算机科学上,计算机网络毕竟不同于计算机信息系统本身,二者在外延 在网络系统上实施某一目的之罪,如获取国家机密等。此情形行为人有两种犯罪故意,实施两种行为构成实质上的数罪。理论界对其构成牵连犯还是吸收犯存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08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