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替监禁刑,包括缓期执行在内的刑罚的新刑罚。缓刑令适用的条件同缓期执行一样,其主要区别在于缓刑令是刑的宣告的延缓,即认定被告人有罪,但缓期宣告其刑 制定对个别化的体现不充分。 法国、俄国都是比较重视刑罚个别化的国家,尽管我们仅介绍了两国刑法关于故意伤害罪的规定,但窥一斑而见全豹,通过两国刑法对故意伤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874.html -
了解详情
罪等罪名并不能据以处罚实施非法人体试验的行为。在我国,惩治非法人体试验行为要依照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等侵害生命健康的犯罪处罚,当前我国非法人体试验之 健康的犯罪惩治非法人体试验行为,对于试验者的危害行为与危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判断要按照认定侵害生命健康犯罪的条件说、相当因果关系说等学说进行。尽管人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710.html -
了解详情
刑法总则还规定了预备犯、未遂犯和中止犯。预备犯表现为为犯罪制造工具、准备条件,因而一般不可能造成任何危害结果;未遂犯和中止犯有时也不可能造成任何结果。 、以及厂矿企业重大责任事故等犯罪,实际上都不是双重罪过的犯罪。故意伤害致死、强奸致死,都不是独立的罪名,前者是故意伤害罪的加重情节,后者是强奸罪的加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694.html -
了解详情
属于一般违法行为而不构成犯罪。对转化型劫罪的认定也应当如此,既要考虑到前罪数额的大小,更要考虑到后罪情节的轻重,另外还应注意到前罪与后罪 犯之重行为吸收轻行为理论,以故意杀人罪或故意伤害罪对其定罪量刑,这比以转化型抢劫罪论处更为妥当。 四、转化型抢劫罪的主观条件 行为人当场实施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580.html -
了解详情
交代并没有超过坦白与自首中的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范围,不应当认定为立功。(2)根据部分犯罪共同说的观点,乙与F在故意伤害罪的范围内成立共同犯罪。如果按照 ,立功的成立,就要求有独立于自首、坦白之外的条件。换言之,认定自首、坦白的根据,不能同时成为认定立功的根据。由于自首、坦白要求犯罪人如实供述自己所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0717.html -
了解详情
刑法第207条存在误读。日本刑法第207条同时伤害拟制共同正犯的条件显然是二人同时实施伤害,而不是先后实施伤害,在一人实施完毕后,另一人接着实施暴行 罪的成立,而应成立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61] (三)结果加重犯 故意伤害罪被认为是典型的结果加重犯。在设例5中,先行为人出于伤害的故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8761.html -
了解详情
的认识、预见是为了认定故意所必要的,这一点则是责任侧面的罪刑法定主义的要求。由此来看,构成要件的故意规制机能也得到了证明。(三)违法性阻却 解决?比如说,误认为存在着(事实上并不存在)急迫不法的侵害而致使对方被伤害,由此该当了伤害罪(日本《刑法》第204条)的构成要件的场合,由于并不存在着作为违法阻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5684.html -
了解详情
,如严重妨害对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案件的侦破,或者造成严重的政治影响等。本罪的成立之所以不要求以使用暴力、威胁方法为条件,主要是考虑到国家安全工作的 的罪数认定 由于妨害公务罪通常是以暴力、威胁为手段实施,有可能会给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红十字会工作人员造成人身伤害,因此妨害公务罪容易与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0624.html -
了解详情
居住者又要求其退出住宅而无故拒不退出的,属于不作为的形成。无论是作为还是不作为的形成,都不影响对本罪的认定。《刑法》第245规定,非法搜查他人 ,是指行为人为实施犯罪而开始创造条件行为,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着手犯罪实行行为的犯罪停止状态。本案中,二被告人以故意伤害为目的而非法侵入自诉人的住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8720.html -
了解详情
故意造成被保险人死亡、伤残或者疾病,骗取保险金的,除构成保险诈骗罪外,还可能构成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非法拘禁罪、虐待罪等。虽然,从刑法理论上来说, 放火的目的在于制造保险事故,为骗取保险金制造条件,所以,放火的行为既是放火罪的实行行为,又是保险诈骗罪的预备行为,是一行为触犯两个罪名,应该按照想像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587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