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特别重大贿赂犯罪,在住处执行可能有碍侦查的,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批准,也可以在指定的居所执行。但是,不得在羁押场所、 的,可以予以逮捕。特别是新刑诉法把原来发生社会危险性,而有逮捕必要这一逮捕条件细化为五种情形,为判断犯罪嫌疑人是否有逮捕必要提供了较为明确的法律依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4731.html -
了解详情
。关于疑罪从无原则,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29条和第130条的规定,公安机关侦查终结后,对案件有两种处理方式:认为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 有必要。1996年刑诉法修改废除了免于起诉,扩大了不起诉范围,明确了不起诉的适用条件,这些都值得肯定。但是,目前我国不起诉制度的缺陷逐渐暴露出来,这主要表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3186.html -
了解详情
较长期间剥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由的强制措施,在现行司法体制中,对于拘留条件中现行犯的现行犯罪证据和重大嫌疑分子的重大嫌疑程度的确定,以及是否存在企图 逮捕书,连同案卷材料、证据,一并移送同级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的规定,公安机关等侦查机关只需移送案卷材料、证据证明该犯罪嫌疑人符合逮捕的法定形式要件,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2856.html -
了解详情
,就可能轻纵犯罪。再加上法外因素的干扰,酌定不起诉难免会重蹈免予起诉的覆辙。在公安机关侦查阶段,对于不立案,法律特别规定了监督措施,但公安机关在 的质量,从而更好地维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六是,通过对被害人提出公诉请求设置限制条件和防范措施,大大缩减了该类案件的数量,从而使法院的审判负担不致过重而影响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543.html -
了解详情
从侦查开始就直接共同办案、成立联合办案小组等方式中,以至于公安机关侦查预审、检察院批捕起诉、法院审判的职能分工也可以被置之不顾。相对于那样的观念、那样的 方面: 第一个矛盾,我国的刑事诉讼几乎不存在终局的问题。根据审判监督程序的条件,终审裁判只要发生了错误,那就没有终局,任何时候都可以再次进行审判。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4403.html -
了解详情
被害人的知情权十分有限。我国现行法律法规规定,公安机关决定不立案的,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侦查机关应将作为证据的鉴定结论告知被害人。由此可见 行为人或者对犯罪行为依法承担民事赔偿义务的责任人承担民事责任,而是国家对符合法律条件的被害人给予预订的经济补偿,是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重要补充。当被害人无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635.html -
了解详情
原则》第8条规定:遭逮捕、拘留或监禁的所有的人应有充分机会、时间和便利条件,毫无迟延地、在不被窃听、不经检查和完全保密情况下接受律师来访和与 的情况。本人认为这种担心是多余的。首先,根据新刑事诉讼法第129条的规定: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的案件,应当做到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并且写出起诉意见书,连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881.html -
了解详情
起诉条件,第129条、第141条和第162条则分别规定了侦查终结、提起公诉和有罪判决的条件,即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上述案件事实清楚,证据 机关的侦查终结两种,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的案件,应当移送审查起诉,但在侦查过程中,发现不应对犯罪嫌疑人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撤销案件,所以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815.html -
了解详情
的情况说明当作鉴定结论处理,不论是肯定的意见、否定的意见或是由于检材技术等条件无法作出准确意见的鉴定结论均是对其他证据或证据材料的证明价值作出判断,因此 证人证言,但这些情况说明在证据形式上存在瑕疵,应当按照证人证言的法定要求进行规范,不宜由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的侦查部门盖章,且单独作证应由一名侦查人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096.html -
了解详情
各缔约国均应在其本国内法律原则许可的情况下,视可能并根据本国法律规定的条件采取必要措施,允许其主管当局在其境内适当使用控制下交付并在其认为适当的 合法与否休戚相关,在有些时候甚至是最为关键的因素。 无论是控制下交付,还是监控侦查,侦察机关的工作重心都在于全过程、全方位关注犯罪的过程,从这一点上看,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12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