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工单位逃避责任的惯用手段。在正常的用工方式下,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必须支付经济补偿金,必须为劳动者办理相关的社会保险,而在劳务派遣这种方式下用工 自已的全部损失。2006年8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作出的《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条规定:"劳动者因履行劳动力派遣合同产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2487.html -
了解详情
财产基于一方的人格或身份而获得的财产,如基本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残疾人生活补偿金、复转军人安置费、医药补助费等,应当作为该方的个人财产。一方婚后所得的 法院对该部分诉讼请求应予驳回。(七)劳动争议案件不适用《合同法》,而应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及相关行政法规六、其他问题的意见第七十七条 对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8428.html -
了解详情
上用人单位概念的提出就是公法私法化的生动体现。在计划经济时代,国家对包括劳动就业在内的社会生活实行严格而全面的控制,单位没有用人自主权。只是在社会主义 的消失而消灭。 可能颇具争议的是案例一中用人单位依法解除劳动合同后,劳动者可否再行解除并主张经济补偿金。这涉及到法律上双重效果问题。所谓法律上双重效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5846.html -
了解详情
所要求的用人单位必须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必须全面履行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必须依法支付经济补偿金等对于受金融危机影响的一些困难 引发许多劳动者上访和仲裁,政府和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解决这些问题就很棘手。 (三)劳动争议案件不断增加与预防并减少劳动争议的矛盾。由于受金融危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1555.html -
了解详情
4、由于某某公司已整体参加社会统筹保险,根据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的规定,某某要求某某公司赔偿因未按规定交纳失业保险费 并不相背。况且我国《劳动法》也同时规定拖欠劳动报酬或经济补偿金的用人单位,劳动者向劳动部门投诉的,劳动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处理,如果按照他们的逻辑,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597.html -
了解详情
萦绕在笔者的脑海里, 一、石破天惊但彰显公正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 2006年10月以前,许多劳动者在追索欠发工资与加班 。笔者在2007年1月,承办的一宗劳动争议案件中主张1996年8月至2007年1月欠发加班工资及经济补偿金,首获支持。之后,2年及2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640.html -
了解详情
劳动报酬的目的,笔者认为这种做法是非常危险的,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六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制定的内部规章制度 六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计算经济补偿金的工资标准如何确定?实践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504.html -
了解详情
的资产清查和不良资产的核销;资产评估(由资产评估机构作出);对职工身份置换补偿金、社保费用和特殊津贴的计提和发放;股权结构的设置;资产与债务的重组; 承担问题而发生纠纷以至发展到非要通过行政裁决与复议、诉讼或仲裁才能解决问题与争议的地步。这时就需要律师为改制企业提供各种诉讼代理服务,指导或代理改制企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571.html -
了解详情
订立劳动合同的普及率,有效维护劳动者的利益,减少劳动争议案件的发生,维护劳资关系的和谐稳定。但是有一个问题,需要出台相关的规定予以明确:劳动者不愿订立劳动 而言,存在两大风险:一种风险是不签劳动合同就与其解除劳动关系,但须支付经济补偿金(因为不签劳动合同很难纳入到劳动合同法39条关于员工过失解除劳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54243.html -
了解详情
订立劳动合同的普及率,有效维护劳动者的利益,减少劳动争议案件的发生,维护劳资关系的和谐稳定。但是有一个问题,需要出台相关的规定予以明确:劳动者不愿订立劳动 而言,存在两大风险:一种风险是不签劳动合同就与其解除劳动关系,但须支付经济补偿金(因为不签劳动合同很难纳入到劳动合同法39条关于员工过失解除劳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54228.html -
了解详情